wěi

一苇


拼音yī wěi
注音一 ㄨㄟˇ

繁体一葦

一苇

词语解释

一苇[ yī wěi ]

⒈  《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引证解释

⒈  后以“一苇”为小船的代称。

《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孔颖达 疏:“言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栰然,非一根苇也。”
《三国志·吴志·贺邵传》:“臣闻否泰无常,吉凶由人, 长江 之限不可久恃,苟我不守,一苇可航也。”
宋 苏轼 《游武昌寒溪西山寺》诗:“今朝横江来,一苇寄衰朽。”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一:“那无一苇航,繁念空悠悠。”
清 林则徐 《中秋炮台眺月》诗:“日午潮回擢东指,顺流一苇如轻鸥。”

国语辞典

一苇[ yī wěi ]

⒈  一束苇草。

《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⒉  比喻小船、小舟。

《三国志·卷六五·吴书·贺邵传·传曰》:「长江之限,不可久恃,苟我不守,一苇可航也。」
宋·苏轼〈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分字解释


※ "一苇"的意思解释、一苇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1994年,王玺铭来到嵩山少林寺,被达摩一苇渡江、面壁九年的执着精神所感动,回来便决定用刻刀刻下达摩的悟禅过程。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我不知何所归依,如风中一苇。但看见你,弱草亦化为芦笛。别人只能看见我昂着站着的身影,你却窥见内心深处向你膜拜的我。

4、造化弄人,当年达摩一苇渡江传为佳话,现在自己连一苇都不用就能踏水而行。

5、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三月桃花,四月欢唱,两人一马,明日故乡。流浪陌路,暖然绯凉,写意人生,相识一场。不关此世,不负己心,我自倾杯,且君随意搜索。七堇年

6、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一苇可航,中日关系需要登高望远。

7、一袭蓑衣穿行在时空,犹如达摩的一苇渡江,把无限的禅机融入空荡和苍茫之中。

8、一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摩揭陀国南山一苇婆罗门村。

9、我不知何所归依,如风中一苇。但看见你,弱草亦化为芦笛。别人只能看见我昂着站着的身影,你却窥见内心深处向你膜拜的我。张晓风

10、梁武帝信佛,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后卓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

11、天下之大,而至于其兴其亡,系于苞桑之际,正如一木何以支大厦,一苇何以障狂澜,而究竟匹夫有责,所以风雨如晦,鸡鸣不己,鲁阳挥戈,落日为之徘徊。

12、“渤澥汪洋、一苇可航,敦睦邦交、劝攻农桑;后继有人、壮志必偿,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也悬挂在此。

13、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七堇年

14、对中国人来说,日本是一个“近而远的国家”,一衣带水,一苇可航,交往千年,彼此间却并不熟知。

15、姚一苇剧作的主题特色是现代意识与传统精神的相互沟通。

16、我转过身,奋力奔跑。雨越下越大,砸在胸口,将那股悲恸钝痛狠狠洗刷。时光的两岸,终究无法以一苇度航。我终于明白,所谓的成长,就是学会放弃曾经视为生命的东西。淇水汤汤

17、两点一线,是我国工业重镇东北与经济快速发展的华东间最便捷的海上通道,一苇可航,舟楫穿梭。

18、“谁谓河广,一苇可航,”崔希亮引用《诗经》的诗句说。

19、沪甬之间一苇可航,代替了绕行杭州湾三角形两条边的徒步跋涉,自是便利了许多。

20、你别夸我,是我不好,因为嫁给我她才没有更多的选择。林一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