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才疏意广才疏意广的意思
cáishūguǎng

才疏意广


拼音cái shū yì guǎng
注音ㄘㄞˊ ㄕㄨ 一ˋ ㄍㄨㄤˇ

成语解释 才疏意广

繁体才疏意廣
词性成语


才疏意广

词语解释

才疏意广[ cái shū yì guǎng ]

⒈  抱负远大而才能不高。

引证解释

⒈  抱负远大而才能不高。

《后汉书·孔融传》:“融 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
《南史·萧惠开传》:“惠开 素有大志,至 蜀 欲广树经略。善於叙述,闻其言者,皆以为大功可立。才疏意广,竟无成功。”
清 黄宗羲 《徵君沉耕岩墓志铭》:“鹿溪 之殁也,家业零落,藐诸孤为逋负所逼, 耕巖 鬻田以偿之,不足,贷诸人,又不足,属诸门人, 鹿溪 始有完卵。故自言才疏意广。”

国语辞典

才疏意广[ cái shū yì guǎng ]

⒈  才能不高而志向远大。

《后汉书·卷七〇·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

分字解释


※ "才疏意广"的意思解释、才疏意广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东汉时期,孔子的第20世孙孔融才学很高,名声大,但缺乏政治、军事才能,因与董卓不合,被派去镇压黄巾起义军,经常被起义军包围,刘备帮他解围。袁绍的儿子袁潭率军攻打孔融,活捉了他的妻小,这个才疏意广的孔融吓得仓皇逃跑。

2、才疏意广,讫无成功,高谈清教,盈溢官曹,辞气清雅,可玩而诵,论事考实,难可悉行,造次能得人心,久久亦不愿附也。

3、才疏意广孔文举,身健长贫白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