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局

词语解释
书局[ shū jú ]
⒈ 官府编书的机构。亦以称其官吏。官立刊印书籍的机构。
引证解释
⒈ 官府编书的机构。亦以称其官吏。
引宋 司马光 《进<资治通鉴>表》:“陛下俯从所欲,曲赐容养,差判 西京,留司御史臺。及提举 嵩山 崇福宫,前后六任,仍听以书局自随,给之禄秩,不责职业。”
宋 王明清 《挥麈三录》卷二:“先祖读之大喜,以谓句句着题,荐之于时相 何清源,即除书局。”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时帆之吝》:“法时帆 祭酒与予交最篤,计论天下事,颇识窾要,屡领书局,考证详明。”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内阁中书掛数珠,自 严侍读 长明 始。 严 官中书时,充方畧馆官,以书局在内廷,例许掛珠也。”
⒉ 官立刊印书籍的机构。 清 同治 年间,各地先后成立书局,如 江苏 金陵书局等。参阅 叶德辉 《书林清话·古今刻书人地之变迁》。后书店或出版社亦有称书局者。
例如:中华书局。
国语辞典
书局[ shū jú ]
⒈ 古代指官府中修纂书籍的地方。亦为官职名。今指书店。
引宋·王明清《挥尘前录·卷一·皇朝列圣搜访书籍》:「元祐中,重写御前书籍,又置校对黄本,以馆职资浅者为之,……又置重修晋书局。」
分字解释
※ "书局"的意思解释、书局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早在2003年,沪上就曾经出现过一家24小时服务的书店思考乐书局浦东店。
2、宝卷综录,李世瑜编,中华书局,1961,收录宝卷774种。
3、五大书局目前正在指控Google因扫描一些读物而违反了版权,这些读物虽然已经绝版但仍受到法律的保护。
4、参考书籍财务管理原理。姜尧民。新陆书局。
5、其间,他参加了由汪士铎主持的金陵官书局校勘刊刻经史书籍的工作,得以博览群籍。
6、(《谈艺录补订》,中华书局1984年版)其实庭坚此处旧话重提,其意义并不止于经学,可扩大到各个有歧见争议的领域。
7、本文以中华书局编写出版的教科书为个案,对上述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8、最后通过整理和分析相关资料考证出比较详细的浙江官书局刊刻图书的版本目录,使研究者对浙江官书局所刻书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9、最后,以婚纱、书局、电脑资讯等三个业种为例,利用判别分析,进一步探求经营绩效与聚集强度之间的关系。
10、李牧点了点头,随后凝思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这样,你待会儿去写一份通告,印刷上五百份,然后发动咱们书局的人,在城中各处张贴。
11、沈兼士,1933,《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沈兼士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6。
12、此部分通过图表的方式,对浙江官书局所刻书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证和梳理。
13、一为长沙府正街楚益图书局,一为长沙南阳街翰墨山房;代售处有上海、汉口、武昌、奉天、广东等地会文堂书局,以及当时各省的中华书局。
14、今夏,学僧陆续来院,因感图书缺少,又经济维艰,只得仰求诸大藏书家及各大书局惠赐,以资学僧等研究,铭感无尽。
15、明君书店、思考乐书局、席殊书屋,这些曾在京沪名噪一时的民营连锁书局,纷纷因欠款、欠薪相继关门;甚至季风书园,也屡传因资金链断裂而将歇业。
16、诚品书局在农历新年时将开设一家新的旗舰店。
17、世界书局,有什么事吗?
18、参见李震山著:《行政法学导论》,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349页。
19、心中有了决断,苏文努力挤出一丝笑容,柔声安慰了小雨几句,两人却再也没有了逛街的兴致,直接来到了城东的云锣书局。
20、席殊书屋、明君书店、思考乐书局等曾在京沪名噪一时的民营连锁书店,都因为欠款、欠薪相继关门或被收购。
相关词语
- shū lù书录
- xiě shū写书
- àn shū暗书
- cáng shū藏书
- màn shū嫚书
- ēn shū恩书
- màn shū谩书
- shū wū书屋
- bèi shū背书
- shū gǎo书藁
- biāo shū标书
- zhǔ shū煮书
- shū qiān书签
- shū dǎn书胆
- jiāo shū教书
- dà shū tè shū大书特书
- wěi shū伪书
- shū yǒu书友
- gǔ shū古书
- shū hào书号
- fāng jú坊局
- guān jú官局
- jú dì局地
- jú sù局蹜
- hù jú护局
- jú wài局外
- fù jú负局
- bēi jú卑局
- chī jú吃局
- jú lì局力
- gān jú干局
- guò jú过局
- fān jú翻局
- gé jú格局
- jú tiān局天
- zhì jú志局
- cháng jú常局
- fēn jú分局
- zhí jú踯局
- jú shù局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