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í yǔ
注音ㄐ一ˊ ㄩˇ
繁体吉語
⒈ 好消息;吉祥的言辞。
⒈ 好消息;吉祥的言辞。
引《汉书·陈汤传》:“不出五日,当有吉语闻。”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闻子高第日,正从相公丧。哀情逢吉语,惝怳难为双。”
宋 陆游 《古别离》诗:“紫姑 吉语元无据,况凭瓦兆占归日。”
清 沉初 《西清笔记·记职志》:“一屏拟吉语四字为题,又作四言八句颂,署名题其上。”
韦君宜 《牺牲者的自白》:“按照卜来的吉语,他一两个月就会回来。”
1、以色列王对约沙法说,我岂没有告诉你,这人指着我所说的预言,不说吉语单说凶言吗。
2、吉语玺不但是战国古玺等古文字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 它不但具有座右铭、警示牌的功能,还可以反映出古人修身养性、趋吉避祸等思想。
3、在蜀亡的前一年除夕,蜀国后主孟昶命学士在桃符板上写了两句吉语献岁:“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4、北魏平城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继汉代之后又一个吉语瓦当高峰期。
5、为了银河系的和平着想,不得不指出的是,同样存在很多将英语转换成瓦肯语、罗慕仑语、埃沃语、沃奇语、佛瑞吉语等多种语言的项目。
6、后蜀国主孟昶于公元964年的除夕,令学士辛寅逊在桃符板上写两句吉语献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