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ōng

通敌


拼音tōng dí
注音ㄊㄨㄥ ㄉ一ˊ

繁体通敵
词性动词

通敌

词语解释

通敌[ tōng dí ]

⒈  同敌人相勾结。

有通敌之嫌。

collaborate with the enemy; collude with the enemy;

引证解释

⒈  勾结敌人。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温体仁家书》:“明 季督师 袁崇焕 之狱,当时帝意,谓其通敌召兵,故加严谴。”
秦兆阳 《大地》第三卷四:“咱们闹义和团那时候,要不是朝廷里偷偷儿通敌卖国,咱们还败得了?”

国语辞典

通敌[ tōng dí ]

⒈  和敌人私相勾通连系。

如:「通敌的叛徒是国家民族的罪人。」

分字解释


※ "通敌"的意思解释、通敌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金先生对这个“英雄城市”荣誉的真实性,予以毫不留情地置疑,因为存在通敌与告密。

2、私卖生铁与武器到草原,依节度使府衙令,按通敌论处,刘青山,你真的不怕掉脑袋么,灭族么?

3、李次白此番密使之行不但大陆上吉凶难料,回来*弯怕也是会被扣上“通敌”的罪名。

4、袁谭却为了帮他的弟弟袁熙,不惜暗通敌人,以损害袁家的利益为代价,对付袁方,如此以私废公,怎能不让郝昭这个刚正秉公之人,感到震惊呢。

5、凡是通敌叛国者必遗臭万年。

6、战争期间所有叛国通敌的人都可以判处枪决.

7、假如我是通敌者,我的乡邻们也都不例外.

8、龙文丙兵败,便委过王机,污陷他:“通敌谋反”。

9、你我二人奉赵丞相命令前来调查三川郡守李由,原本以为李由真是通敌叛国,一直与他作对,现在想来真的很是后悔。

10、王履谦和萧绍一带的百姓,平时就与官军不和,猜忌甚深;这时以为炮船通敌,回来是替长毛带路,王履谦便下令包围活捉,格杀不论。

11、元兵入城后,‘焚民室庐,城中居民无噍类’,通敌的黄虎子也为陈五虎所杀。

12、皇旗令下,未有命令而后退者,不听指挥者,擅自行动者,造谣者,扰乱军心者,叛变者,通敌者一律踢出不落皇旗,再也不得加入!

13、无论刻意助敌这事儿是真是假,作为一代忠心耿耿、父兄为国一生的将门之后,突然被扣上通敌叛国的黑锅,怎么也受不了吧。

14、与之相比,段誉赌气出走,是完全的不肖之徒;乔峰满口道德仁义,干得却是通敌卖国之事;虚竹改门叛教,嗫嗫嚅嚅,实一女流之辈。

15、两名通敌嫌疑犯被蒙面激进主义分子枪杀。

16、皇帝看完奏报后,将奏章扬手掷于阶下,高将军称在此次西北战事中,有人通敌泄密。

17、在红色派系:游击队中,“阴谋家之死”是游戏后期的一个关卡,目标是一群通敌的商人,他们将会举行一个秘密的聚会。

18、你疯了,你难道不知道曹操是东吴的敌人,即将对我们用兵吗?难道你想吃里扒外,里通敌人吗?

19、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一直生活在比利时,他被指控犯有通敌罪,之后又立即被宣告无罪,结果他被放逐了一段时间。

20、在被占领地区,必须使各种条件都为敌人和一切通敌分子所不能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