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āng dí
注音ㄉㄤ ㄉ一ˊ
繁体當敵
⒈ 面对敌人;对敌。
⒉ 对付;抵挡。
⒈ 面对敌人;对敌。
引《吴子·图国》:“故当敌而不进,无逮於义至。”
《史记·太史公自序》:“勇於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乡之。”
宋 王安石 《和吴冲卿雪并示韩持国》:“吴侯 絶俗唱, 韩子 当敌勇。”
⒉ 对付;抵挡。
引《宋元戏文辑佚·唐伯亨因祸致福》:“白昼永,酷暑怎当敌?”
⒈ 应付、排难。也作「当堵」、「当赌」。
引《宋元戏文辑佚·唐伯亨因祸致福》:「清宵短,尊前好传杯。白昼永,酷暑怎当敌?」
1、这是接近实战要求的,作战时,全军跪坐,当敌接近至100步时,令一神臂弓手起立射之(这是为了测距),若可入敌阵,则神臂弓手俱发.
2、(《势篇》)意思是说,一般作战都是用"正"兵当敌,用"奇"兵取胜。
3、当敌先头部队一部进入我军火力圈内时,我军机枪、步枪一齐开火,敌人应声倒地。
4、为将者,受命忘家;当敌忘身。
5、……京西招抚使李横欲用兵复东京,鼎言:横乌合之众,不能当敌,恐遂失襄阳。
6、琮为将甚勇决,当敌临难,奋不顾身。
7、遂自镇江济师,俾统制解元守高邮,候金步卒;亲提骑兵驻大仪,当敌骑,伐木为栅,自断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