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e guó
注音˙ㄉㄜ ㄍㄨㄛˊ
繁体得國
⒈ 谓获得国家政权。
⒉ 指执政。
⒈ 谓获得国家政权。
引《礼记·檀弓下》:“亡国恒於斯,得国恒於斯。”
《史记·郑世家》:“自 郢 至此,士大夫亦久劳矣。今得国舍之,何如?”
范文澜 蔡美彪 《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他是完全依附 隋 朝得国的,不得不对 隋 表示忠诚。”
⒉ 指执政。
引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内阁称大人》:“时 江陵公 新得国,以位业自矜重。”
1、哪里及得上我家主人的提议,只要公主办成此事,唾手而得国。
2、北朝魏扫荡诸国,北用兵于齐,西禅位于周,宇文氏并吞高齐,得国于元氏,失国于杨氏。
3、亚多尼雅说,你知道国原是归我的,以色列众人也都仰望我作王,不料,国反归了我兄弟,因他得国是出乎耶和华。
4、唐得国后,唐烈祖李昪以保境安民为其基本国策,休兵罢战,敦睦邻国,与毗邻诸国保持了较为平和的关系。
5、高祖从布衣而得国,确有过人处,性明达,圣明过人,我朝承秦末战乱之苦,高祖审时度势,废除秦之苛法暴政,轻徭薄赋,举贤任能,天下得安。
6、以下记录跟随大卫勇士的首领,就是奋勇帮助他得国,照着耶和华吩咐以色列人的话,与以色列人一同立他作王的。
7、国藩延入,抵掌高谈,吐弃一切,说得国藩非常倾心,当下令林翼率了黔勇,偕塔齐布同往湘潭。
8、都是因为从清未以来内乱不断,闹得国困民穷,军阀混战,外敌入侵。
9、必深思得众则得国之道,使四海之内咸登康阜,绵历数于无疆惟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