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ián shī
注音ㄑ一ㄢˊ ㄕ
繁体潛師
⒈ 秘密出兵。
例若潜师以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英clandestine dispatch troops;
⒈ 秘密出兵。
引《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郑 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后汉书·段熲传》:“熲 兵败,被围三日,用隐士 樊志张 策,潜师夜出,鸣鼓还战,大破之。”
《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景定元年》:“王文统 素忌 经 有重名,既请遣 经,復阴属 李璮 潜师侵 宋,欲假手害 经。”
⒈ 秘密行军。
引《左传·文公七年》:「秣马蓐食,潜师夜起。」
《后汉书·卷六五·段颎传》:「颎兵败,被围三日,用隐士樊志张策,潜师夜出,鸣鼓还战,大破之。」
1、大山峻谷,中盘绝径,潜师其间,不鸣金,不挝鼓,突出乎平川,以冲敌人心腹者,曰伏道。
2、宋育仁因“潜师谋废”,败局已定,只能“抚赝私泣,望洋而叹”,着实伤心了很久。
3、而今与刘尚两处受围,势既不接,其祸难量,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若能同心一力,人自为战,则大功可立,如其不然,败必无余。
4、《左传·秦晋肴之战》中说,“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北门之管,若潜师而来,国可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