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ián shí
注音ㄑ一ㄢˊ ㄕˊ
繁体前識
⒈ 谓先见之明。
⒈ 谓先见之明。
引《老子》:“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王弼 注:“前识者,前人而识也,下德之伦也。竭其聪明以为前识,役其智力以营庶事。”
《韩非子·解老》:“先物行先理动之谓前识。前识者,无缘而忘意度也。”
宋 王安石 《馀寒》诗:“岂时有必至,前识圣所藏。”
1、他常引证老子的一句话,“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2、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3、爱有大而必失,恶有甚而必得,知慧不能去其恶,威力不能全其爱,故前识所不用心,而圣人罕言焉。
4、“种种前识,殆人类所难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