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ún

荀子


拼音xún zǐ
注音ㄒㄨㄣˊ ㄗˇ

荀子

词语解释

荀子[ xún zǐ ]

⒈  (约前313-前238)战国末思想家、教育家。名况,赵国人。他批判和总结了先秦以来的学术思想,发展了唯物主义。认为自然运行法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首创性恶论,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文章说理透辟,结构谨严。著作有《荀子》。

国语辞典

荀子[ xún zǐ ]

⒈  战国时赵人荀况。参见「荀况」条。

⒉  书名。战国时赵人荀况撰,二十卷,今存三十二篇。有唐杨倞注、清王先谦集解。此 书本儒家崇礼、正名之说而主性恶,为先秦重要的哲学思想著作,也是重要的散文集 。

英语Xun Zi or Hsun Tzu (c. 310-237 BC)​, Confucian philosopher and author of On learning 勸學|劝学

德语Xunzi (Eig, Pers, 313 - 237 v.Chr.)​

法语Xun Zi

分字解释


※ "荀子"的意思解释、荀子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荀子

2、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

3、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荀子

4、此类价值观来源于独尊儒术之前的“原本儒家”、孟子和荀子

5、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7、荀子理论中蕴涵着丰富的社会分层思想。

8、裕民街取自《荀子》“足国之道,节用裕民”等。

9、以近知远,一以知万,以微知明。荀子

10、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荀子

11、荀子主张富国必须强本节用,开源节流。

12、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荀子

13、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荀子

1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5、我们从荀子的性恶论这一命题为切入点,去寻找荀子的礼之“文”化的美学意蕴。

16、《荀子微言》是他的一部重要荀学著作,也是汉学家专治《荀子》的肇始之作。

17、第二章:选取《荀子》中的72组名词同义词进行辨析,以《荀子》文本为基点,阐释每组名词同义词之间的区别。

18、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民谚

19、荀子的“理想国”是天下定于一尊,万民匍匐于地。

20、朴悫者常安利,荡悍者常危害。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