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ún

荀彧


拼音xún yù
注音ㄒㄩㄣˊ ㄩˋ

荀彧

词语解释

荀彧[ xún yù ]

荀彧,字文若。颍川郡颍阴县(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

分字解释


※ "荀彧"的意思解释、荀彧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东汉末期,文人祢衡恃才傲物,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一次有人问他对荀彧(字文若)的看法,他认为荀彧虽仪容堂堂,但实则徒有虚表,就直言不讳地答道:“文若,可借面吊丧。”

2、可荀彧没有选择,他只能把不安禁锢起来,埋首于案牍之间,不去细想自己这份忠诚究竟几分向着曹公,几分向着汉室。马伯庸

3、北方荀家荀彧荀文若,此人大才,不弱于曹操,某家以为,主公得此人,江山半壁已入囊中,其二,此人忠于汉室,绝无二心,主公以皇子之名召之为幕府,大事可成。

4、曹操认为荀彧之言有理,遂应安集将军董承的秘密召请,亲率大军进抵洛阳,被任命为司隶校尉,奉迎献帝迁都许昌(今河南许昌东)。

5、荀彧提议,可以派人传缴文与孙权,请他到江夏会猎,共擒刘备,分荆州之地,孙权肯定会投降。

6、此时荀彧得知消息匆匆赶到,三人在厢房内坐定,丫鬟掌灯上茶,钟繇渐渐回过神来。

7、相较于荀彧的直诚,荀攸为人更是沉稳些,尤其不喜欢在人前露面发表意见。

8、同时,曹操的另一位谋士荀彧也提出勒四胜四败论,即度胜、谋胜、武胜、德胜(郭嘉是:道胜、义胜、治胜、度胜、谋胜、德胜、仁胜、明胜、文胜、武胜)。

9、可越是风光,荀彧发觉离自己的理想越遥远。一门心思的隔绝汉室,一门心思的告诫雒阳系不要与曹公对抗,看似是出自爱护之心,可荀彧忽然发觉自己的所作所为,非但不是自己心目中的名臣所为,反与史书中那些权奸越发相似。马伯庸

10、此次荀彧来此仅是为了劝其父荀绲举族搬迁到荆州去,原因是颍川乃是四战之地一旦打起来将会战火纷飞不免会殃及池鱼。

11、荀彧,字文若,颍川八鬼天龙之首,人魔混血之种,他颖悟绝人足智多谋,被曹操称作“吾之子房”。

12、曹操收罗人才,荀彧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3、“莨菪白醭”、“覗察”、“嬖臣荀彧”……在不少成年人眼里,这些汉字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14、曹操则微微一笑,起身离去,留下荀彧自己怅然若有所失。

15、大魏鬼才郭嘉,毒士贾诩,智计荀攸,王佐荀彧,狼顾司马,吾皆不惧,唯妖才吕睿乃我大患!

16、赍志而没,从此之后荀彧如心灰意冷,行尸走肉,至此郁郁而终,这就是荀彧的结局。

17、见到荀攸、郭嘉甚至是敖烈麾下的荀彧,都对戏忠推崇备至,曹操几乎就可以断定,戏忠必定是位贤良的大才。

18、袁强曹弱,这是既定的事实,为什么杨阜、韩嵩、荀彧等人敢认定曹操必胜,袁绍必败呢?这是因为势是各种力量的综合。

19、主公真的料事如神啊!我荀彧佩服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