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先意承志先意承志的意思
xiānchéngzhì

先意承志


拼音xiān yì chéng zhì
注音ㄒ一ㄢ 一ˋ ㄔㄥˊ ㄓˋ

成语解释 先意承志
词性成语


先意承志

词语解释

先意承志[ xiān yì chéng zhì ]

⒈  本谓孝子先父母之意而承顺其志,后泛指揣摩人意,谄媚逢迎。

引证解释

⒈  本谓孝子先父母之意而承顺其志,后泛指揣摩人意,谄媚逢迎。

《礼记·祭义》:“君子之所为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於道。”
宋 岳珂 《桯史·寿星通犀带》:“德寿 在北内,颇属意玩好, 孝宗 极先意承志之道。”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张文和之才》:“然其善於窥测圣意,每事先意承志。”
鲁迅 《华盖集续编·海上通信》:“我不是别人,那知道别人的意思呢?‘先意承志’的妙法,又未曾学过。”
亦作“先意承旨”、“先意承指”。 《韩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臣节》:“先意承指者,佞諂之徒也。”
《梁书·王僧孺传》:“俛首胁肩,先意承旨。”
亦省作“先意”。 唐 元结 《喻友》:“玄纁束帛以先意,荐轮拥篲以导道。”
《东周列国志》第七四回:“时朝中有个佞臣唤做 梁邱据,专以先意逢迎,取悦於君。”

国语辞典

先意承志[ xiān yì chéng zhì ]

⒈  不等父母表明意愿,就能事先顺应他的心意去做。语出后泛指能揣测他人心意而加以迎合。也作「先意承旨」。

《礼记·祭义》:「君子之所为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

分字解释


※ "先意承志"的意思解释、先意承志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只咸丰帝心中,未免怏怏,有几个先意承志的宫监,便导咸丰帝去逛圆明园。

2、我不喜欢的不是《封禅文》的谄谀,而是谄的方式——先意承志

3、事姑先意承志,无所不至,饮食起居,皆经营周至,一夜往往三四起,遇疾病,日侍榻旁,经旬月,目不交睫,姑爱之乃过于子。

4、他不过是一个先意承志、善于迎合上司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