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帖

词语解释
名帖[ míng tiě ]
⒈ 写着自己姓名的纸片。
例客人递上名帖。
英name card;
⒉ 〈方〉:名声。
英fame;
引证解释
⒈ 犹名片。
引清 赵翼 《陔馀丛考·名帖》:“刘 冯 《事始》云:‘古昔削木以书姓名,故谓之刺,后世以纸书,谓之名帖。’按此説亦有可疑者,既云‘削木为刺’,则应是未有笔墨以前,乃六经及 先秦、西汉 之书,并无‘刺’字, 汉 初犹谓之‘謁’。”
《玉娇梨》第十六回:“走到门前,就叫小童将名帖递将过去。”
《官场现形记》第二回:“赵温 手捧名帖,含笑向前,道了来意。”
国语辞典
名帖[ míng tiè ]
⒈ 印有姓名、地址、电话、职位等的纸片,称为「名帖」。
英语name card, business card
分字解释
※ "名帖"的意思解释、名帖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环保局的王亚力,自幼酷爱书法、篆刻艺术,从师于著名书法家杨再春先生,遍临传统名帖,兼长真草隶篆诸体,作品多次获奖并在媒体上发表或被博物馆收藏。
2、少爷,我看这老家伙应该是故意和那小子见面的,而且,他还给了那小子一张名帖,说有什么事,就去魔法师公会找他,好像对这小子很看重。
3、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4、由于寻仙中玩家的名字不会顶在头上,只有交换名帖或是私聊频道才能获知对方的身份资料。
5、古时候,送礼物时附上自己的名帖,是一种礼仪。
6、有苏牧的行为在先,他不愿意像苏牧一样不要脸,所以他决定不掏名帖了。
7、学书三十余年,先后临习颜真卿“勤礼碑”,王羲之“圣教序”;魏碑“张黑女墓志”等书法名帖。
8、完全投入到了工作中的秦三郎,彻底的忘记了,今日乃是那张骚包的名帖中,邀请同游紫云山的日子。
9、青城南乡子拜山,烦劳小师傅通报一声,这是名帖。
10、不过能否收下我的名帖?如果有意向的话,请一定先考虑我!姐姐的搭档前天没了,最近实在是又空又缺钱啊。
11、篆刻之余,王鸿定亦潜心书法,历代法书名帖皆临习一过,尤对秦诏版、石鼓文、大盂鼎、毛公鼎等用力尤深。
12、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便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
13、次日清晨,宋远桥等换上了新缝的布袍,正要去携扶俞岱岩,七人同向师父拜寿,一名道童进来,呈上一张名帖。
14、据史料记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贺卡的国家,贺卡从秦汉时期的名帖、名片演变而来,故最早的贺卡称“贺帖”。
15、24岁时随师父发放名帖下山,误打误撞破解苏星河的珍珑棋局,成为逍遥派掌门“无崖子”的关门弟子,得了无崖子七十余年的内力,并成为逍遥派掌门。
16、拜见时仆人所持匣盒,呈长方形,大小正好容纳贺卡名帖,见主人后,仆人不能直接打开用手取出卡或帖,必须打开拜匣,让主人取出。
17、因由古代的名帖、名片演变而来,故也称“贺刺”、“贺帖”或“名刺”。
18、何太冲连呼不敢,还没来的不及说话,一位道童又走进大殿,递上一张名帖。
19、却说陆少游几天前便到了衡阳城,陆离三人回洛阳复命,陆少游到衡山大殿递交了名帖,然后便在衡阳城游玩几日。
20、至于预备喜钱、准备名帖之类的事也是有专人看管。
相关词语
- míng liú名流
- míng táng名堂
- míng mù名目
- huà míng化名
- míng yì名义
- míng wàng名望
- míng líng名伶
- dé míng得名
- měi míng美名
- gōng míng功名
- mào míng冒名
- míng bǎng名搒
- tuō míng讬名
- míng huā名花
- míng shèng名胜
- mìng míng命名
- mù míng慕名
- míng qì名气
- míng pǐn名品
- chū míng出名
- dú tiē读帖
- fú fú tiē tiē服服帖帖
- jiē tiě揭帖
- huí tiě回帖
- cǎo tiē草帖
- hù tiè户帖
- jiào tiè教帖
- jiě tiè解帖
- liù tiē六帖
- hēi tiè黑帖
- shú tiē赎帖
- jiǎn tiē简帖
- chūn tiě春帖
- zhuǎn tiē转帖
- shuì tiē税帖
- fú tiè符帖
- cóng tiē丛帖
- fú tiè伏帖
- gù tiè故帖
- chuán tiē传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