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帖

词语解释
名帖[ míng tiě ]
⒈ 写着自己姓名的纸片。
例客人递上名帖。
英name card;
⒉ 〈方〉:名声。
英fame;
引证解释
⒈ 犹名片。
引清 赵翼 《陔馀丛考·名帖》:“刘 冯 《事始》云:‘古昔削木以书姓名,故谓之刺,后世以纸书,谓之名帖。’按此説亦有可疑者,既云‘削木为刺’,则应是未有笔墨以前,乃六经及 先秦、西汉 之书,并无‘刺’字, 汉 初犹谓之‘謁’。”
《玉娇梨》第十六回:“走到门前,就叫小童将名帖递将过去。”
《官场现形记》第二回:“赵温 手捧名帖,含笑向前,道了来意。”
国语辞典
名帖[ míng tiè ]
⒈ 印有姓名、地址、电话、职位等的纸片,称为「名帖」。
英语name card, business card
分字解释
※ "名帖"的意思解释、名帖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次日清晨,宋远桥等换上了新缝的布袍,正要去携扶俞岱岩,七人同向师父拜寿,一名道童进来,呈上一张名帖。
2、因由古代的名帖、名片演变而来,故也称“贺刺”、“贺帖”或“名刺”。
3、凯西急忙点头,给了太君一个名帖,先生,您拿着它去大堂经理那里,自然有人会带你去挑选小妹。
4、完全投入到了工作中的秦三郎,彻底的忘记了,今日乃是那张骚包的名帖中,邀请同游紫云山的日子。
5、何太冲连呼不敢,还没来的不及说话,一位道童又走进大殿,递上一张名帖。
6、环保局的王亚力,自幼酷爱书法、篆刻艺术,从师于著名书法家杨再春先生,遍临传统名帖,兼长真草隶篆诸体,作品多次获奖并在媒体上发表或被博物馆收藏。
7、古时候,送礼物时附上自己的名帖,是一种礼仪。
8、至于预备喜钱、准备名帖之类的事也是有专人看管。
9、由于寻仙中玩家的名字不会顶在头上,只有交换名帖或是私聊频道才能获知对方的身份资料。
10、有苏牧的行为在先,他不愿意像苏牧一样不要脸,所以他决定不掏名帖了。
11、青城南乡子拜山,烦劳小师傅通报一声,这是名帖。
12、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13、24岁时随师父发放名帖下山,误打误撞破解苏星河的珍珑棋局,成为逍遥派掌门“无崖子”的关门弟子,得了无崖子七十余年的内力,并成为逍遥派掌门。
14、拜见时仆人所持匣盒,呈长方形,大小正好容纳贺卡名帖,见主人后,仆人不能直接打开用手取出卡或帖,必须打开拜匣,让主人取出。
15、不过能否收下我的名帖?如果有意向的话,请一定先考虑我!姐姐的搭档前天没了,最近实在是又空又缺钱啊。
16、篆刻之余,王鸿定亦潜心书法,历代法书名帖皆临习一过,尤对秦诏版、石鼓文、大盂鼎、毛公鼎等用力尤深。
17、却说陆少游几天前便到了衡阳城,陆离三人回洛阳复命,陆少游到衡山大殿递交了名帖,然后便在衡阳城游玩几日。
18、少爷,我看这老家伙应该是故意和那小子见面的,而且,他还给了那小子一张名帖,说有什么事,就去魔法师公会找他,好像对这小子很看重。
19、到了明代,京师投寄名刺之风尤盛,朝官往来不问相识与否,都是望门投刺,还有不下马或不登门而令人送名帖者。
20、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便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
相关词语
- míng cè名册
- míng yù名誉
- míng bǎng名搒
- míng chēng名称
- míng chǎn名产
- zì míng自名
- míng shèng名胜
- míng rén míng yán名人名言
- dà míng大名
- míng cì名次
- míng mó名模
- míng wèi名位
- míng táng名堂
- èr míng二名
- míng shī名师
- míng zǐ名子
- míng lì名利
- lián míng联名
- míng jué名角
- míng shì名士
- tiě zǐ帖子
- shī tiē诗帖
- shè tiē射帖
- dú tiē读帖
- níng tiē宁帖
- guān tiè官帖
- jūn tiě军帖
- bǎng tiē榜帖
- bàng tiē谤帖
- shū tiē书帖
- juàn tiè绢帖
- píng tiē平帖
- jiān tiè缄帖
- zhuǎn tiē转帖
- lín tiè临帖
- fù tiè覆帖
- bào tiě报帖
- hù tiè户帖
- shì tiě试帖
- gù tiè故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