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ánjiàn

寒贱


拼音hán jiàn
注音ㄏㄢˊ ㄐ一ㄢˋ

繁体寒賤

寒贱

词语解释

寒贱[ hán jiàn ]

⒈  微贱。谓门第卑下。犹下贱。不严肃,不庄重。古代方言。谦称己身。

引证解释

⒈  微贱。谓门第卑下。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初, 进 寒贱,依诸中官得贵幸。”
《梁书·文学传上·吴均》:“家世寒贱,至 均 好学有俊才。”
《平山冷燕》第九回:“﹝ 冷絳雪 ﹞既系寒贱,暂赐女中书之号,以备顾问。”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一节:“他家世寒贱,不列在士族。”

⒉  犹下贱。不严肃,不庄重。

元 曾瑞 《留鞋记》第四折:“断不了轻狂寒贱,还只待痴迷留恋。”

⒊  古代方言。谦称己身。

宋 周去非 《岭外代答·方言》:“方言,古人有之。乃若 广西 之蔞语,如称官为沟主……自称曰寒贱。”

国语辞典

寒贱[ hán jiàn ]

⒈  贫寒而出身卑微。

《晋书·卷七一·熊远传》:「今朝廷法吏多出于寒贱,是以章书日奏而不足以惩物。」
《南史·卷四九·庾杲之传》:「而州人范兴话以寒贱仕叨九流,选为州主簿。」

分字解释


※ "寒贱"的意思解释、寒贱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语郎,三台五省,皆是郎用人,外方小郡,当乞寒贱,省官何容复夺之。

2、子乔复仕为荆州别驾,时元帝为荆州刺史,而州人范兴话以寒贱仕叨九流,选为州主簿,又皇太子令及之,故元帝勒乔听兴话到职。

3、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4、而反面的,则是“盖出身寒贱,则小器易盈,不知大体,虽一时得其力用,而招权纳贿,不惜顾及名检”。

5、京师暑伏以后,则寒贱之子担冰吆卖,曰冰胡儿。

6、臣以寒贱,致位至此,忽为人诬以反,非陛下至明,臣无种矣。

7、上所赐奴婢,卒不肯穷屈,奏请纳之,悉自市寒贱可制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