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ngshì

疆事


拼音jiāng shì
注音ㄐ一ㄤ ㄕˋ

疆事

词语解释

疆事[ jiāng shì ]

⒈  边界争端。

⒉  指边境的防务。

⒊  指整治地界等事。

引证解释

⒈  边界争端。

《左传·桓公十七年》:“夏,及 齐 师战于 奚,疆事也。”
杜预 注:“疆事,争疆界也。”
杨伯峻 注:“此为边疆局部战争。”

⒉  指边境的防务。

《宋史·王庶传》:“疆事益棘, 钦宗 欲幸 襄 邓。”
清 王韬 《<徐忠烈公遗集>序》:“明 之疆事,其坏如此,安可问哉!”

⒊  指整治地界等事。

《诗·小雅·信南山》“我疆我理” 清 陈奂 传疏:“凡井牧其邱甸县都之田野,营造径畛涂道之通路,皆我疆事也。”

分字解释


※ "疆事"的意思解释、疆事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

2、穆、耆二人,罪无可逭,但为英人吊丧起见,亦未免近于周内,两国通好,吊贺固宜,乃以却之使去,即目为恭顺,因追论疆事失败之罪,揆情度理,殊嫌失当。

3、陈司马甚辩有口,颇谙疆事,羽书狎至,裁答如流,案无留牍,后人莫之及。

4、如或召见,诏以谋猷,褒其宿勋,付以疆事,则与歌钟合宴,酒食邀欢,不得同年而语也。

5、穆,耆二人,罪无可逭,但为英人吊丧起见,亦未免近于周内,两国通好,吊贺固宜,乃以却之使去,即目为恭顺,因追论疆事失败之罪, 揆情度理 ,殊嫌失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