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鸣鼓而攻鸣鼓而攻的意思
míngérgōng

鸣鼓而攻


拼音míng gǔ ér gōng
注音ㄇ一ㄥˊ ㄍㄨˇ ㄦˊ ㄍㄨㄥ

成语解释 鸣鼓而攻

繁体鳴鼓而攻
词性成语


鸣鼓而攻

词语解释

鸣鼓而攻[ míng gǔ ér gōng ]

⒈  语出《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后以“鸣鼓而攻”形容公开宣布罪状,加以声讨。

引证解释

⒈  亦省作“鸣攻”。

语出《论语·先进》:“季氏 富於 周公,而 求 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先生须索鸣鼓而攻,免使得罪圣门名教。”
《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他们竟自闭门不出,还道我不是安分之徒,竟大家‘鸣鼓而攻’起来。”
郭沫若 《沸羹集·新文艺的使命》:“作家以他的文笔活动来动员大众,努力实际工作,而竟目之为‘从政’,不惜鸣鼓而攻,这倒不仅是一种曲解,简直是一种诬蔑!”
唐 杜牧 《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仗义悬无敌,鸣攻故有辞。”

国语辞典

鸣鼓而攻[ míng gǔ ér gōng ]

⒈  群起声讨。

《论语·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如今见我这等回来,他们竟自闭门不纳,还道我不是安份之徒,竟大家鸣鼓而攻起来。」

分字解释


※ "鸣鼓而攻"的意思解释、鸣鼓而攻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倘若连“小子鸣鼓而攻之”的声音也哑下去了,事情恐怕就完全不可收拾了。

2、他作恶多端,大家联合起来鸣鼓而攻

3、鲁国执政的季氏家族富比周公,身为季氏内臣的孔门之徒冉求却还在为他聚敛财富,于是孔子号召门徒们“鸣鼓而攻之”。

4、我们的母语,你为何充满仇恨轻则“鸣鼓而攻之”、“掀起大批判的高潮”,重则“食肉寝皮”、“打翻在在,踏上一脚,让你永世不得翻身”。

5、丧家狗的反差是如此之强烈,《丧家狗》一书,就像一块重型板砖,砸进泛着“孔子”、“儒家”、“国学”泡沫的思想池塘里,顿时鱼惊四起,鸣鼓而攻之。

6、可恶的行为固然应该‘鸣鼓而攻’,但一经揭发,当事者反复掩饰,足证‘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我待人还当谨守忠恕之道。

7、邱毅也呼吁检警应让友寄隆辉受法律制裁,并指“所有有良心的台湾人都应鸣鼓而攻之,而检警更不可因其为日本有钱人就予以纵放放水。

8、我们的母语,你为何充满仇恨轻则“鸣鼓而攻之”,“掀起大批判的高潮”,重则“食肉寝皮”,“打翻在在,踏上一脚,让你永世不得翻身”。

9、一直等到楚军完全准备好之后,宋襄公才鸣鼓而攻之。

10、对于这些耻辱,如果听之任之而不鸣鼓而攻之,则是我们全社会的耻辱。

11、深圳梧桐山拟建老子文化园,恼了网民,鸣鼓而攻之。

12、(冉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13、党同伐异,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14、所以,“记者黑名单”并不可怕,媒体也不必鸣鼓而攻之,关键是要提升政府信息,公共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做到一切都拿事实说话,让道理越辩越明。

15、唾弃自己的文化瑰宝是不智,否定自己的祖先是不孝,不智又不孝的行为,能不鸣鼓而攻之?五千年历史是我们的摇篮,绵邈博厚的文化传统是我呼吸的元素。

16、所以,“记者黑名单”并不可怕,媒体也不必鸣鼓而攻之,关键是要提升政府信息、公共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做到一切都拿事实说话,让道理越辩越明。

17、他作恶多端,群众鸣鼓而攻之。

18、假如中间存在有关部门向恶行暗送秋波或作无力状,我们必须鸣鼓而攻之。

19、因为在240年前,当工业革命的号角在欧洲吹响的时候,中国还是一个信奉程朱理学、“言不合朱子,率鸣鼓而攻之”的封建国家。

20、我读“论语”》刚一露头,就被“新儒家”们鸣鼓而攻之,这场气壮山河的“孔子保卫战”,据称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