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

词语解释
宣纸[ xuān zhǐ ]
⒈ 出产于安徽宣城、泾县的一种绵软坚韧的纸张,不容易破裂,吸墨均匀,一向为书画家所珍爱。
英Xuan paper;
引证解释
⒈ 一种高级的毛笔书画用纸。原产于我国 安徽 泾县,因在 宣城 集散,故称宣纸。纸质洁白、细致、柔软,经久不变,不易蛀蚀,便于长期存放。我国留传的古代名人书画,多用宣纸,亦用于刊刻书籍。
引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拓写》:“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下:“《云溪外史画册》,宣纸本,共十页,水墨青緑相间。”
徐迟 《祁连山下》:“他丢开了油画布,用宣纸、徽墨、端砚、湖笔,画了水墨画。”
国语辞典
宣纸[ xuān zhǐ ]
⒈ 大陆地区安徽省宣城县所出产的书画用纸。以橝树皮和稻秆为原料。纸质细密均匀,柔软洁白,经久不变色,不易蛀蚀,最适合创作中国书画。台湾南投县埔里镇亦仿宣城生产宣纸,以楮皮配以雁皮、竹浆等制作。
分字解释
※ "宣纸"的意思解释、宣纸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通常需要使用特殊的墨水和颜料在宣纸上才能画出中国画。
2、他忽然来了兴致,走到书桌前,磨墨濡毫,展开宣纸,稍一凝神,起左手挥笔疾书。
3、清光绪壬辰(1892)曾为“文美斋”南纸局绘《百花笺谱》二函,采用传统的宣纸水印法,翻印再三,一时风行全国。
4、8米,为卷轴式,“遗诏”写在一张明黄色的宣纸上,这种颜色是清代皇家的御用色。
5、宣纸是一种高质量的蒲草纸,最能体现中国传统书画的魅力。
6、羊脂玉色的笔杆垂直宣纸之上,墨汁饱满的兔毫笔尖,一滴水墨流转汇聚成米粒大小,摇摇欲坠却始终不掉落。
7、叶深躬腰,用五支狼毫笔在宣纸上游龙走凤。
8、熙云研墨,婉儿则铺好宣纸,放上镇尺。
9、女儿练字一般用元书纸,但偶尔写作品搞展览需要宣纸,所以趁着“五一”休假,特意赶到鼓楼多买一些。
10、第二个夹层,是卷轴式的抽拉宣纸,整个二层可以盛放长达近三十米的宣纸。
11、爷爷铺开宣纸,挥毫泼墨,描绘山水花鸟。
12、还有一次,同治跑到琉璃厂去买宣纸,“以瓜子金抵其值,肆伙辞不受,乃嘱其随往取”。
13、可衬托宣纸,使书画爱好者运笔自如,是文房四宝必需的辅助材料。
14、常用的设计材料如宣纸、大理石、木竹藤、纺织物等的巧妙结合、搭配,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兴趣。
15、宣纸是我国独特的纸制品。
16、曹文格是三学街42号徽宝斋的老板,也是这次制作宣纸的发起人。
17、铺好宣纸,待毛笔泡软至易吸墨后,李墨白便沉心静气,提笔在已经铺好的宣纸上用草篆体写下“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18、系统分析比较了数码喷墨、木版水印、珂罗版复制、丝网印刷等当前宣纸古籍复制主流技术;
19、一进琉璃厂大街,张辰就直奔宝晋斋给自己和宁琳琅打了几刀好南纸,而给董老的则是上品宣纸,他们的书法功力还没有到用上品宣纸的份上。
20、在版上刷上墨汁,铺上宣纸,用扁刷加压刷印,印完盖上“中国印刷博物馆参观留念”印章,观众就可以带走收藏。
相关词语
- xuān pái宣牌
- xuān bù宣布
- jiǎng xuān讲宣
- xuān xī宣锡
- chéng xuān承宣
- xuān xuān宣宣
- xuān wèi宣慰
- xuān tóu宣头
- bǐ xuān笔宣
- fēng xuān风宣
- xuān shù宣述
- guāng xuān光宣
- xuān yín宣婬
- xuān yáng宣扬
- bù xuān布宣
- xuān pán宣盘
- xuān mìng宣命
- yì xuān义宣
- xuān gào宣告
- kǒng xuān孔宣
- lǜ zhǐ滤纸
- qīng zhǐ青纸
- chèn zhǐ衬纸
- qì zhǐ契纸
- zào zhǐ造纸
- cǎo zhǐ草纸
- bài zhǐ败纸
- fèng zhǐ凤纸
- jiǎn zhǐ简纸
- tuō zhǐ托纸
- jīng zhǐ经纸
- jì zhǐ寄纸
- jiān zhǐ笺纸
- chuāng zhǐ窗纸
- zhǐ zhāng纸张
- shàng zhǐ上纸
- luó zhǐ罗纸
- jiè zhǐ界纸
- lián zhǐ连纸
- zhǐ tiáo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