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ānwèi

宣慰


拼音xuān wèi
注音ㄒㄨㄢ ㄨㄟˋ

宣慰

词语解释

宣慰[ xuān wèi ]

⒈  谓大臣代表皇帝视察某一地区,宣扬政令,安抚百姓。

引证解释

⒈  谓大臣代表皇帝视察某一地区,宣扬政令,安抚百姓。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饮茶》:“御史大夫 李季卿 宣慰 江南,至 临淮县 舘,或言 伯熊 善茶者, 李公 请为之。”
宋 范仲淹 《陈乞邓州状》:“臣既获闻命,因敢请行,遽将宣慰之恩,来安屯戍之旅。”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孙士毅、许世亨 入城宣慰而出。”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三章第三节:“清 政府忽而派大员入 川 宣慰,忽而调军队进 川 剿办,陷入极端混乱之状态。”

国语辞典

宣慰[ xuān wèi ]

⒈  安抚慰劳。

如:「宣慰侨胞」。

⒉  职官名。元、明在边地宣布政令以安慰人民之官。民国初年亦曾于蒙古等地置宣慰使 。

分字解释


※ "宣慰"的意思解释、宣慰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曾经做过怀远将军、曲靖宣慰使等官职,对于他的治理,百姓感到很信服。

2、虽然,被破奴城宣慰张平安使抓了把柄,但瑕不掩瑜。

3、同知广东宣慰司事王守信率官军镇压,擒桂芳,又收降林桂芳弟于新会【造 句网】。

4、杨昇继任播州宣慰使没过两年,明廷就发生了“靖难之役”。

5、蒙古方面,忽必烈任命江东宣慰使汉人张弘范为蒙古、汉军都元帅,赐上方宝剑,以李恒为副将。

6、乔日成也正是摇身一变成了国军中将,肃州宣慰使。

7、都转运盐使留守司指挥同知宣慰使。

8、听宣慰使在上面大讲特讲,连苏家庄的村民们都有不少痛哭流涕。

9、事件爆发后,白崇禧受国民政府派遣,前往*弯宣慰,止痛疗伤,抚慰民心,弭平动荡,前后16天,发挥了至为关键的作用。

10、此地是吐蕃宣慰司与东察合台汗国双方争议之地,由于荒无人烟无法耕作游牧,因此双方的态度是小心回避争端,久之自然而然成了“二不管地带”。

11、蒙古方面,忽必烈任命江东宣慰使汉人张弘范为蒙古,汉军都元帅,赐 上方宝剑 ,以李恒为副将。

12、曹德当时是武职正五品宣慰使司佥事,见焦达信如见其人,知道他任过荣昌县把总且武艺超群,安排他任了千总。

13、南洋宣慰司驻陈家港的官员也来了。

14、同知广东宣慰司事王守信率官军镇压,擒桂芳,又收降林桂芳弟于新会。

15、湖北宣慰使郑鼎出兵镇压,义军决堤灌水,元军溃败,郑鼎也舟覆溺死。

16、皇帝因郭子仪、李光弼都是国家的元勋,难以相互统属,所以不设立元帅,只用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

17、在征服与统治山西地区的过程之中,元统治者陆续建立过一些地方政权机构,其中便包括有宣慰司。

18、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左监门卫大将军兼神策军使、内侍监鱼朝恩,专典禁兵,宠任无比,上常与议军国事,势倾朝野。

19、中统元年,世祖迁都中兴,始置宣慰司都元帅府。

20、本朝在此设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在军事、经济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