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ǐn

不谨


拼音bù jǐn
注音ㄅㄨˋ ㄐ一ㄣˇ

繁体不謹

不谨

词语解释

不谨[ bù jǐn ]

⒈  不敬慎;不小心。指行为放荡。旧时考核官吏的条款之一,谓所作之事不合为官体统。

引证解释

⒈  不敬慎;不小心。

《管子·侈靡》:“使人君不安者属际也,不可不谨也。”
《旧唐书·柳宗元刘禹锡传论》:“蹈道不谨,眤比小人。”
清 王韬 《淞隐漫录·陆碧珊》:“两家书札往来,輒以女婢 红于 为鸿雁, 红于 偶不谨,为父女所得,大诧,絶不许女再往生家。”

⒉  指行为放荡。

《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三年》:“郡兵番戍,室家留营多不谨,夫归輒首原, 抗(蔡抗 )下令,悉按以法,戍兵感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土地夫人》:“不知何物淫昏,遂使千古下谓此村有污贱不谨之神。”

⒊  旧时考核官吏的条款之一,谓所作之事不合为官体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思诏冠带之滥》:“至如近日辛亥之察,时论共雪七人之枉,於是有列不谨条中者,亦登荐剡。”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八:“明 初旧制,吏部考察,但老疾、罢软、贪酷、不谨四条。”

分字解释


※ "不谨"的意思解释、不谨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神仙缥缈太虚私世俗无由得见之幸遇门庭开教化,临逢斋醮莫推辞担家造孽常终日,作福治心只暂时更到时来心不谨,终身何以报恩。

2、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念不慎,即贻百年之患。玄烨

3、兼摄性懈惰,懒事皮肤,澡刷不谨,澣沐。

4、父兄之教不先,则子弟之率不谨

5、大纪屡荷褒嘉,在卿前礼节或有不谨,为卿所憎,直揭其短。

6、善言易被忘记,而恶语常存于心!有哪位聪明人不谨以为记?

7、臣卬奉法不谨,惊骇百姓,乃苦将军远道至于穷国,敢请菹醢之罪!

8、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念不懂,即贻百年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