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ǐn dù
注音ㄐ一ㄣˇ ㄉㄨˋ
繁体謹度
⒈ 慎行礼法;严守礼法。
⒈ 慎行礼法;严守礼法。
引《孝经·诸侯》:“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唐玄宗 注:“慎行礼法谓之谨度。”
晋 袁宏 《后汉纪·和帝纪下》:“盖闻诸侯之义,以制节谨度为忠,然后能保其社稷,和其民人。”
明 海瑞 《规士文》:“束以青丝,欲其节制谨度,收敛於礼法之内而不敢纵也。”
1、居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2、在上下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敬之戒之,传玺子孙,长为汉戒。
3、在上不骄,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制节谨度,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4、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