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仓

词语解释
三仓[ sān cāng ]
⒈ 古字书名。汉初,合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和胡母敬《博学篇》为一书,称“三仓”,亦统称《仓颉篇》,凡三千三百字。魏晋时,又以李斯《仓颉篇》为上卷,扬雄《训纂篇》为中卷,贾鲂《滂喜篇》为下卷,合为一部,亦称“三仓”。参阅《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一》。
⒉ 指储粮之太仓、石头仓、常平仓。
引证解释
⒈ 古字书名。 汉 初,合 李斯 《仓颉篇》、 赵高 《爰历篇》和 胡母敬 《博学篇》为一书,称“三仓”,亦统称《仓颉篇》,凡三千三百字。 魏 晋 时,又以 李斯 《仓颉篇》为上卷, 扬雄 《训纂篇》为中卷, 贾鲂 《滂喜篇》为下卷,合为一部,亦称“三仓”。参阅《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一》。
引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杂说》:“砚冰释,命幼童入小学;学篇章……篇章谓六甲、九九、《急就》、《三仓》之属。”
清 钱谦益 《识字行》:“人生识字只两个,何用三仓四部盈箱笥。”
⒉ 指储粮之太仓、 石头 仓、常平仓。
引《梁书·陈伯之传》:“臺家府库空竭,无復器仗,三仓无米,东境饥流,此万代一时也,机不可失。”
《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三仓,太仓、 石头 仓及常平仓。”
国语辞典
三仓[ sān cāng ]
⒈ 书名:(1)汉并合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母敬〈博学〉篇,所成的书。共三千三百字。(2)魏晋间并合李斯〈仓颉〉篇、扬雄〈训纂〉篇、贾鲂〈滂喜〉篇所成的书。共七千三百八十字。
分字解释
※ "三仓"的意思解释、三仓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据相关专家介绍,清代中期,京城内外有粮仓十三仓,其中有七仓在今东城区界内,共约合900多廒,专储八旗三营兵粮马豆、文武四品以下官俸禄米等。
2、光缆在三仓和唐洋之间的许河镇段,信号明显衰弱。
3、是的,那是第三仓。他们叫它湿仓。
4、崔西大笑道。“是的,那是第三仓。他们叫它湿仓。”
5、东台市移民办主任何正祥告诉记者,2001年以来,全市共安置移民三批,共552户,分布在三仓、头灶、唐洋、许河、新曹等15个镇221个村。
相关词语
- sān yáo三谣
- sān xūn sān mù三薰三沐
- sān mù sān xūn三沐三熏
- sān qí三只
- sān miàn三面
- sān chéng三成
- sān chóng三重
- sān lí三犂
- sān sì三四
- sān xìn sān bù三信三不
- sān shì sān yǐ三仕三已
- sān jiǔ三九
- sān yuè sān rì三月三日
- sān xǐng三省
- sān chǎn三产
- sān dié三叠
- sān xīng三星
- sān nóng三农
- sān zhān sān běi三战三北
- sān sān jìng三三径
- zhǎn cāng折仓
- cāng shǐ仓史
- cāng huáng仓惶
- cāng cāng huáng huáng仓仓皇皇
- cāng yīng仓英
- cāng yù仓玉
- cāng huáng仓遑
- cāng sú仓俗
- hào cāng浩仓
- áo cāng敖仓
- chú cāng厨仓
- cāng gēng仓庚
- cāng cù仓促
- cāng áo仓廒
- píng cāng平仓
- cāng dù仓蠹
- tài cāng大仓
- hé cāng河仓
- cāng huáng仓徨
- huǒ cāng火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