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nzhèng

先正


拼音xiān zhèng
注音ㄒ一ㄢ ㄓㄥˋ

先正

词语解释

先正[ xiān zhèng ]

⒈  亦作“先政”。前代的贤臣。

⒉  泛指前代的贤人。

⒊  前代的君长。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先政”。前代的贤臣。

《书·说命下》:“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
孔 传:“正,长也,言先世长官之臣。”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惟祖惟父,股肱先正,其孰恤朕躬。”
晋 陆机 《辩亡论下》:“山川之险易守也,劲利之器易用也,先政之策易循也。”
《北齐书·高勱传》:“臣以蒙幼,滥叨拔擢,虽竭庸短,惧忝先政。”
宋 岳飞 《御书屯田三事跋》:“臣闻先正 司马光 有言:德胜才,谓之君子。”

⒉  泛指前代的贤人。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三:“世谓先正论三江以味别,自 孔子 删定《书》以来,学者不知也。”
明 宋濂 《题郑北山追复诰后》:“会予有千里之役,始获见此卷,走笔识之,殊不暇详。若夫公之大节与贼 檜(秦檜 )之姦,诸先正已极论之,亦不待详也。”
清 恽敬 《<诵芬录>序》:“《诵芬録》者,録 滎阳 郑氏 自 浦江 迁 归安 诸先正之言行也。”
章炳麟 《与人论国学书》:“及其自抒膺臆,纠葛不驯,虚张类例,以奋笔施评於先正。”

⒊  前代的君长。

《礼记·缁衣》引逸《诗》:“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清。”
郑玄 注:“先正,先君长也。”

国语辞典

先正[ xiān zhèng ]

⒈  前代的贤臣。后亦泛指前代的贤者。

《书经·说命下》:「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
《文选·扬雄·剧秦美新》:「群公先正,罔不夷仪。」

分字解释


※ "先正"的意思解释、先正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但是叶少游的下一句话犹如一棒猛喝,震住了我。“正己心,己心以为不然,天门拒之,以为然者,得窥天道。”,只有先正了自己的心,自己认为不妥的,心自然回拒绝,而以为正确的,则会心领神会,仿佛看到了天道。周梦

2、正人先正己,用一平常的心态看待问题,才能进退有度,披荆斩棘。

3、星空心语的感悟: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

4、情人节的那一天,先正送他的女朋友一束花。

5、正人先正己,用一平常的心态看待问题,才能进退有度,披荆斩棘。(造 句网)

6、兄卢靖合著《四邨库湖北先正遗书提要》,助兄收藏、编校、刊印《湖北先正遗书》、《沔阳丛刻》和《慎始基斋丛书》等。

7、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8、孤不说借债还钱天经地义,孤只知道欲正人先正己,你们难道希望自己在前边摇旗呐喊让被人躲在身后偷乐?

9、他认为人要保有良心,减少私欲;先正己而后正人,要与人为善;要交品德端正之友;要守分安常,不忧穷困;要“苫其心志,劳其筋骨”。

10、管仲、鲍叔牙青年立身报国,先正齐国,扶助小白为齐桓公;后以齐霸,领导齐国尊周而为东周首霸,一匡天下。

11、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12、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出自:唐·韩愈《原道》想要在道德人品上进行修炼的人,首先要纯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13、本贝子身正不怕影子歪,但有些人就不同了,俗话说得好,正人先正己,若是自己不干净还要去指责别人,那才真是个笑话呢。

14、我父亲总是批评我没有条理,但是我想正人先正己。

15、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欲修其家,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16、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出自:唐·韩愈《原道》想要在道德人品上进行修炼的人,首先要纯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韩愈

17、老傻子,正人先正已,自身一屁股头屎,如何能说别人屁股不干净呢?

18、感恩在困境中帮助过你的人,是他们让你坚定了信念。感恩在顺境中忠言提醒你的人,是他们帮你校正了航向。感恩污蔑你的人,是他们让你知道正人先正己。

19、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20、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出自: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为人纯正,可以安定天下。吴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