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āngzhèng

匡正


拼音kuāng zhèng
注音ㄎㄨㄤ ㄓㄥˋ
词性动词


匡正

词语解释

匡正[ kuāng zhèng ]

⒈  纠正;改正。

匡正纲纪。——《后汉书·何敞传》

correct; rectify;

⒉  扶正;辅佐。

匡正王室。——《左传·哀公十六年》

assist;

引证解释

⒈  扶正;纠正。

《左传·哀公十六年》:“王孙若安靖 楚国,匡正王室,而后庇焉, 启 之愿也,敢不听从?”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求谏》:“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朱文正》:“时抚军为 黄检 文襄公 之孙也,少年紈袴,贪黷骄奢,公时匡正之。”
祖慰 节流 《线》:“人民的政法人员不是文过饰非的政客,他们心地光明,在匡正纠误时喟然叹曰:‘这是历史的嘲弄,今天看来法官坐错了位置,应该和 李郑生 同志调换一下才是!’”

国语辞典

匡正[ kuāng zhèng ]

⒈  纠正、矫正。

《左传·哀公十六年》:「王孙若安靖楚国,匡正王室,而后庇焉,启之愿也,敢不听从?」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谐讔》:「于是东方枚皋,?糟啜醨,无所匡正,而诋嫚媟弄,故其自称为赋,迺亦徘也;见视如倡,亦有悔矣。」

指正

英语to correct, to amend, to redress (evils)​

分字解释


※ "匡正"的意思解释、匡正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宽容兼包善待人,助人乐己光照人。德艺双馨德为本,公正廉明匡正人。风清气正树新人,和蔼可亲凝聚人。平易近人引领人,务实担当撼动人。

2、曲笔为文,鞭挞丑恶,深刻地反映了现实世界的种种矛盾,目的是匡正民俗,复淳世风。

3、“问贤于己者,以匡正误;等于己者,以资切磋;鄙于己者,以求多得。

4、这是对传统文学观的一次有力匡正

5、马科斯以及和他一样倍感自己生活被一些将其名字与名誉污点以及无关事宜相捆绑的搜索引擎给抹黑了—他们需要匡正

6、当时国家政治腐败,宦官专权,忠奸不分,很多大臣认为这场大爆炸是上天对皇帝的警告,纷纷上书,要求熹宗皇帝匡正时弊,重振朝纲。

7、作家奥奇克说,利什先生“也许有堂?吉诃德与风车作战的素质……这次挨家控诉可能被看成是堂?吉诃德式的无的放矢。我知道他既不盲动,也不无的放矢。他心直口快,欲匡正天下。”。

8、如果打着匡正纲纪的大义旗号,张狂放肆一回、并唾骂李林甫一党,看似风险无比,其实并无大碍。

9、君主若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正以尊天子,反因天子有过而诛之,僭越君位,这难道不是篡弑君主是什么?公开批判儒家革命论。

10、他心直口快,欲匡正天下。

11、经世致用的写作目的使十志体现了作者宣扬汉德、针砭时弊、匡正汉主的思想。

12、他心直口快,欲匡正天下。”

13、永乐十年(1422年),朱棣北征回来,因为太子曲意宽宥吕震的女婿主事张鹤参见失仪之过,便怪罪蹇义不进行匡正,将他逮捕,关进锦衣卫监狱。

14、皎平,明彻于军中辄戮安成内史杨文通,又受降人马仗有不分明,景历又坐不能匡正,被收付治。

15、八十年来在各任院长的领导下,以弘扬圣道,匡正人心,兴学办校,培育青年为职志,一本立己立人,树木树人之旨,夙夜孜孜,未尝稍懈。

16、这些社会正义的十字军骑士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匡正人类的罪恶,而是要去矫正上帝的疏忽或者历史上未曾预料的结果。

17、凡有不公正的地方,我们都竭力相助匡正

18、要求读者根据勘误表匡正

19、兄长不弃,督导匡正,仍不思其过。

20、有一些事件破坏了美国民众对自由企业的信心,我们必须予以匡正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