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异本


拼音yì běn
注音一ˋ ㄅㄣˇ

繁体異本

异本

词语解释

异本[ yì běn ]

⒈  不同的版本。

⒉  珍本。

引证解释

⒈  不同的版本。

晋 支敏度 《合首楞严经记》:“黄武 至 建兴 中,所出诸经凡数十本,自有别传记録,亦云出此经,今不復有异本也。”

⒉  珍本。

《梁书·任昉传》:“家虽贫,聚书至万餘卷,率多异本。”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识量》:“﹝ 王方庆 ﹞聚书甚多,不减祕阁,至於图画,亦多异本。”
《文献通考·经籍考总叙》:“隋文帝 开皇 三年,秘书监 牛弘,表请分遣使人搜讨异本。每书一卷,赏綃一疋。”

分字解释


※ "异本"的意思解释、异本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不知叶氏所读,是什么人间异本?“自惭陋不之知”,姑记于此,俟博雅者之教。

2、对于有文本传世的疑伪经,则记录其留存的形态,基本情况,以及现存的各种文本的异本情况,以及异本的系统。

3、而对异本的研究,将为我国“写本学”的开创提供大批新鲜资料,打破我国古籍研究“版本学”一统天下的局面,甚至对古代学术源流的研究提供新的进路。

4、校勘,首先是异本对校,而对校又需要判定正误,这同样须有科学精神。

5、藏宋元刻本数万,以“书癖”名世的严元照称钱听默为“书友中巨擘”,称其“素称识古,所见书多异本”。

6、每有好书异本,深藏密锁,悬价高奇。

7、嫦娥故事变体异本多姿丰富,昭示着这一神话故事的永恒魅力。

8、文章从同书异本研究、善本观、版本学家和标志性成果等方面论述了清代古籍版本学的成就。

9、不同部门站在各自的立场,主张有异本无可厚非,但局部的道理不等于全局的正确。

10、傅氏校书时总是兼采不同的异本,辨其异同优劣,兼别其递嬗源流。

11、《史记》徐广注是目前所存最早的《史记》注本,记载了六朝时期的《史记》异本,对校正今本《史记》之讹具有重要价值。

12、没有偏爱就没有艺术,口味和嗜好各异本就是天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