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军

词语解释
六军[ liù jūn ]
⒈ 天子所统领的军队。《周礼·夏官·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左传·襄公十四年》:“周为六军,诸侯之大者,三军可也。”后因以为国家军队的统称。
⒉ 晋世称领军、护军、左右二卫、骁骑、游击为“六军”。
⒊ 指唐之禁军六军。
引证解释
⒈ 天子所统领的军队。
引《周礼·夏官·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左传·襄公十四年》:“周 为六军,诸侯之大者,三军可也。”
后因以为国家军队的统称。 《三国志·魏志·辛毗传》:“且四方之寇,莫大於 河 北; 河 北平,则六军盛而天下震。”
宋 范成大 《州桥》诗:“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廻。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清 黄遵宪 《七月二十一日外国联军入犯京师》诗:“莫问空拳敺市战,餘闻扈蹕六军惊。”
⒉ 晋 世称领军、护军、左右二卫、骁骑、游击为“六军”。 《南齐书·百官志》:“领军将军、中领军。护军将军、中护军……左右二衞将军。驍骑将军。游击将军。
引晋 世以来,谓领护至驍、游为六军。”
⒊ 指 唐 之禁军六军。
引《新唐书·百官志四上》:“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左右神策,号六军。”
按,《旧唐书·职官志三》说六军,与此不同。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新旧唐书十三》:“六军,据《新志》以龙武、神武、神策各左右当之,而《旧志》説六军则数左右羽林,而不数左右神策。 《通典》説六军与《旧志》同……要之,六军之名乃取旧制书之,至中、晚 唐 神策军权最重,故《新志》以后定者言之歟,今未能详考。”
国语辞典
六军[ liù jūn ]
⒈ 周制以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天子有六军,后世遂以六军指皇帝的军队或皇家侍卫军队。
引《周礼·夏官·大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
唐·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分字解释
※ "六军"的意思解释、六军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2、李适又急派宦官到神策军六军驻地,转告这项大喜的消息,抚慰和安定军心。
3、昔魏人伐蜀,蜀人御之,精严垂发,六军云扰,士马擐甲,羽檄交驰,费?时为元帅,荷国任重,而与来敏围棋,意无厌倦。
4、红六军团其他部队就是加强防区戒备,免得乱匪逃窜各区,各垭口。
5、第十六军军长张志明并不是一个好战分子,但其下面的将士立功心切,个个性急得像催新娘上床似的催促其赶快去集团军司令部讨要作战任务。
6、六星比陈,象六宫之化,其端大星曰元始,余星乘之曰庶妾,在北极配六辅甘氏曰:勾陈在辰极左,是为钩陈卫六军将军。
7、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李商隐
8、1930年夏,十六岁的少先队员吴咏湘用梭标杀死了一个敌人,随后参加了红十六军,被分配到红七师三团五连五班当战士。
9、1933年6月,由于红二十六军政委杜衡执行极“左”路线,强令红二十六军红二团南下渭华,结果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刘志丹、王世泰等同志生死不明。
10、廖军长是黄埔生,投身国民革命战功赫赫;国共翻脸以后,他带着他拉出来的那一部分队伍参加了习旅的暴动,暴动失败后他就成了光杆司令,几年间又创建起红三十六军来。
11、沪上、南京清党,外行人以为老蒋靠着第一军才解决GD,其实要不是桂系的第七军解除立场不稳的第六军武装,并派强有力部队弹压第一军,老蒋连内部都摆不平。
12、量宜运权略,六军咸悦康;岂如东山诗,悠悠多忧伤。
13、以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傅、北都留守、兴圣宫使、判六军诸卫事李继岌为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充东京留守。
14、第六军军心极为涣散,几乎没有希望发动一场成功的攻击。
15、七日,两军前委在江陵的普济观召开联席会议,传达全国红军代表会议精神和中央关于构湘鄂西地区的红四军和红六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的决定。
16、王赫斯怒,勃然一怒,六军介胄逞威风。
17、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萧克任红军营长、纵队参谋长、师长,红八军军长,红六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军长。
18、综观中国革命战争史,尤其是解放战争史,第二野战军涌现出的王牌军为第十一军、第十三军、第十二军、第十六军、第十四军等,后起之秀为第十五军。
19、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20、1933年6月,红八军整编为红十七师、十八师,组成红六军团,由肖克、王震领导,我是政治部主任甘泗琪的警卫及通讯员。
相关词语
- liù yǔ六宇
- liù zhèng六证
- liù hé六合
- liù dào六道
- liù zhèng六正
- liù yǐn六饮
- liù yuè liù jié六月六节
- liù wǔ六五
- liù zhāng六章
- liù yì六蓺
- liù zhǐ六指
- liù yù六玉
- liù yín六淫
- liù yù六喻
- liù yī六一
- liù zōng六宗
- liù yuàn六院
- liù jiǎo六角
- liù yìn六印
- liù zhào六诏
- běn jūn本军
- biān jūn边军
- tái jūn台军
- lián jūn联军
- jūn shì军事
- hóng jūn红军
- guàn jūn冠军
- zhōng jūn jiāng jūn中军将军
- gōng jūn宫军
- fáng jūn防军
- lù jūn陆军
- guó jūn国军
- àn jūn按军
- jūn guān军官
- dōu jūn都军
- jūn yíng军营
- chéng jūn成军
- hǎi jūn海军
- gū jūn孤军
- guàn jūn jiāng jūn冠军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