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uàn qiè
注音ㄘㄨㄢˋ ㄑ一ㄝˋ
繁体篡竊
⒈ 谓篡夺窃取。
⒈ 谓篡夺窃取。
引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故 周 庭负扆,难私 管 蔡 之弟兄; 汉 纪不纲,遂致 莽 丕 之篡窃。”
明 唐顺之 《常熟县二烈祠记》:“自古奸人篡窃,而其故臣不幸以才见籍録,于斯之时,彼有弃瑕用讐之图,而我有佯合观衅之便。”
清 恽敬 《书<三国志>后》:“如谓《史记》尊 黄 老,《三国志》帝篡窃,古人岂在此耶?”
董必武 《历史的惩罚》:“就时间上谈,前十六年是帝制馀孽北洋军阀篡窃了革命的果实,后二十年统治着 中国 的是以 蒋介石 为首的国民党内反动集团。”
⒈ 强夺、窃据。
引《三国演义·第三八回》:「今汉祚日危,曹操终必篡窃。」
1、岂图宋未悔祸,弑乱奄臻,遂矫害明茂,篡窃天宝,反道效尤,蔑我皇德,干我昭穆,寡我兄弟,恣鸱鸮之心,蹈伦、颖之志,覆移鼎祚,诬罔天人。
2、官方从这些事件中吸取的教训是明确的:既要维持强有力的党机器,又要对党内的篡窃者和党外的破坏者保持高度的警惕。
3、权亦开诚相见,谈及江夏情形,宁进策道:“今汉祚日微,曹操擅权,必为篡窃。
4、投笔从戎的知识青年潘康时,竟将歌词中的“大清深仁厚泽十余朝,列圣相承无异舜与尧”,修改为“大清篡窃已历十余朝,列代相承无异金与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