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àn

篡逆


拼音cuàn nì
注音ㄘㄨㄢˋ ㄋ一ˋ

篡逆

词语解释

篡逆[ cuàn nì ]

⒈  篡夺叛逆。

引证解释

⒈  篡夺叛逆。

《后汉书·鲍永传》:“永 因数为 諫 陈兴復 汉 室,翦灭篡逆之策。”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公问 李弘度 曰:‘卿家 平阳 何如 乐令 ?’於是 李 潸然流涕曰:‘ 赵王 篡逆, 乐令 亲授璽綬。亡伯雅正,耻处乱朝,遂至仰药,恐难以相比。’”
《周书·李迁哲传》:“及 侯景 篡逆,诸王争帝, 迁哲 外御边寇,自守而已。”

国语辞典

篡逆[ cuàn nì ]

⒈  篡位、谋反。

《三国演义·第三回》:「天子乃先帝嫡子,初无过失,何得妄议废立?汝欲为篡逆耶?」

英语to rebel, to revolt

分字解释


※ "篡逆"的意思解释、篡逆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我主起兵北伐,与闻朝中,圣上定会欢欣!神州此间,但闻奸臣篡逆,而少忠臣义宗!

2、不可!不可!汝是何人,敢发大语?天子乃先帝嫡子,初无过失,何得妄议废立!汝欲为篡逆耶?

3、不可,汝是何人,敢发此大言?天子乃先帝嫡长子,初无过失,何得妄议废立!汝欲为篡逆耶?

4、黄巢已有篡逆之心,陛下当造作决断,倘若延迟后患无穷呀。

5、高大人自从接任高智升老大人的衣钵,辅助陛下治理大宋,素来国泰民安,边患渐除,其功甚伟,而且忠心耿耿,又怎么会有篡逆之心呢?

6、北宋末年,中原各地流民作祟草莽横生,道教神霄派趁乱崛起,蛊惑人心,祸乱朝纲,雄踞中原腹地以谋篡逆

7、你看,袁术篡逆,天子诏令各地诸侯举兵除贼,可是他们坐观成败,单等着看我的笑话。【造 句网】

8、石虎性格暴虐,篡逆犯上,暴政之下人人自危,军无士气,兵无斗志。

9、公子可有想过,汝此行,乃篡逆之举,恐难为世间所容啊。

10、高祖以为玄未据极位,且会稽遥远,事济为难,俟其篡逆事著,徐于京口图之,不忧不克。

11、往者王莽篡逆,变乱五常,更始赤眉之时,焚烧长安,残害百姓,民人流亡,百无一在。

12、你看,袁术篡逆,天子诏令各地诸侯举兵除贼,可是他们坐观成败,单等着看我的笑话。

13、主公万万不可!如今天下欲乱未乱,董卓虽然残暴,然尚无篡逆之举,主公兵出无名,恐难成功。

14、我是这样想的,就怕这封信中有暗记,我无法伪造,所以只能把真信送过去,再得到郑云的回信,以获得郑云篡逆的证据。

15、自玄篡逆,于今历年,亢旱弥时,民无生气。

16、今曹操祖宗叨食汉禄,不思报效,反怀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愤;公乃以天数归之,真无父无君之人也!

17、无非是怕负不忠不孝之名,怕担乱国篡逆之罪!天子懦弱责好欺,天子精明责难奉。

18、初时,中郎将董卓因贿赂中常侍张让等人,结托朝贵,得任显官,拜前将军,鳌乡侯,领西凉刺史,统西凉大军二十万,骄横跋扈,常有篡逆谋叛之心。

19、如今董卓篡逆,天下震怖,四方豪强并起,汉室已然衰微,恐难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