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祇

词语解释
神祇[ shén qí ]
⒈ 指天神和地神,泛指神明。
例吾不知子之牧羊,何所用哉?神祇岂宰杀乎?——唐·李朝威《柳毅传》
英god;
引证解释
⒈ 天神与地神。
引《书·汤诰》:“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并告无辜于上下神祇。”
孔 传:“并告无罪称寃诉天地。”
《史记·宋微子世家》:“今 殷 民乃陋淫神祇之祀。”
裴駰 集解引 马融 曰:“天曰神,地曰祇。”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天地神祇,昭布森列,非可诬也。”
《水浒传》第九八回:“当下儐相赞礼, 全羽 与 琼英 披红掛锦,双双儿交拜神祇,后拜 鄔梨 假岳丈。”
⒉ 谓司中、司命、风师、雨师。
引《礼记·月令》:“﹝季冬之月﹞乃毕山川之祀,及帝之大臣、天之神祇。”
郑玄 注:“天之神祇,司中、司命、风师、雨师。”
⒊ 泛指神灵。
引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吾自 禹 之后,承 元常 之德,蒙天灵之祐,神祇之福,从穷 越 之地,籍 楚 之前锋,以摧 吴王 之干戈。”
晋 葛洪 《神仙传·郭璞》:“向见日月星辰之精灵,五岳四海之神祇。”
《武王伐纣平话》卷下:“上祭天,下祭地,中祭神祇。”
冯至 《伍子胥》:“他们怀念着故乡的景色、故乡的神祇, 伍尚 要回到那里去…… 子胥 却要走到远方。”
国语辞典
神祇[ shén qí ]
⒈ 天神与地祇。泛指神明。
引唐·李朝威《柳毅传》:「吾不知子之牧羊,何所用哉?神祇岂宰杀乎?」
《西游记·第七回》:「将五行山,召一尊土地神祇,会同五方揭谛,居住此山监押。」
英语gods
德语Götter (S), Gottheit (S)
分字解释
※ "神祇"的意思解释、神祇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拜天地都在院子里,朝着正房,神祇就挂在中间墙上,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二拜神祗,接下来才拜高堂。
2、我“千钧一发”侥幸逃过危机,却发现自己仍然在异类神祇的股掌之中。
3、他们似乎不信奉你所指的神祇。
4、因此将庙中的神祇称作菩萨并不十分确切,只不过后人叫惯了大庙菩萨,如果叫成大庙神,反而显得胶瑟了。
5、一位较不有名的希腊神祇柏勒洛丰渴望掳获派格瑟斯并驯服他。
6、神祇的护卫被古神们安置在那里,长久以来一直为了阻挡任何人进入死亡岬而服务著。
7、年轻人求助于我们老一代人过去不了解的一些神祇,已经看得出继我们之后而来的人要向哪个方向活动了。
8、民众吃了供物,且朝拜了她们的神祇。
9、万佛山摩崖立佛龛下奉鱼飞天乃为供养天,是北魏佛教汉化过程中特有的文化现象,表现了中原文化对外来佛教神祇的改造与重塑,是地域文化和民俗信仰在石窟造像中的反映。
10、为了平息诽谤,朱庇特宣布搞一种神祇不能参加、专为凡人举办的摇奖抽彩。
11、他利用转译的方式将取经四众、妖魔精怪、神祇护法等,全都赋予内丹意涵。
12、在大小各异的石灰岩,或淡红色二氧化矽岩上雕刻的古代图样,呈现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神祇。
13、这是一个男性神祇。
14、年少的白衣神祇在竹林薄雾中抱琴而立,几乎就让他以为是那曾经怀念无比的神灵。
15、这场战役是漫长而罪恶的,但神祇们最终仍凯旋归来。
16、适宜于楚国的神祇的不是牛羊犬豕的膻腥,而是蕙肴兰藉和桂酒椒浆的芳烈;不是苍髯皓首的祝史,而是身衣姣服的巫女。
17、千年之后关羽居然能压倒群雄,晋升为整个中华民族“护国佑民”的神祇。
18、上主独自领导了他,他旁边并没有外邦的神祇。
19、作为神圣论述的基型,不是日常活动的写作,而是对于神祇治疗我们的感恩仪式的铭记。
20、但是基督却揭发了那些我们引以为傲,或是希望所系的权势与能力,无非是虚假的神祇罢了。
相关词语
- shén shén神神
- huǒ shén火神
- shén dāo神叨
- chóu shén酬神
- cún shén存神
- tí shén提神
- shén fù神父
- shén shòu神兽
- shén huà神话
- shén mó神魔
- shén shén qì qì神神气气
- chū shén出神
- è shén噩神
- wēn shén瘟神
- shén qì神器
- shén jiè神借
- fèi shén费神
- yīn shén阴神
- chǔ shén楚神
- fēn shén分神
- sù qí素祇
- sòng qí颂祇
- xuán qí玄祇
- cāng qí苍祇
- shān qí山祇
- shén qí神祇
- fāng qí方祇
- sēng qí sù僧祇粟
- qīng qí青祇
- qí shù lín祇树林
- yī lù shén qí一路神祇
- qí zhòng yī shān bù zhòng rén祇重衣衫不重人
- xiān shén qí先神祇
- rén qí人祇
- líng qí灵祇
- míng qí明祇
- huáng qí黄祇
- qí shù祇树
- qióng qí穹祇
- tǔ qí土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