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田制

词语解释
⒈ 中国古代利用农民、士兵或商人开垦荒废土地,解决军粮、税粮的制度。始于西汉边塞屯田,三国时曹操实行较完备的屯田制度,收效极大,唐以后各代对屯田称呼不一,元、明、清各代仍称屯田,明代屯田区域最广,清代时屯田渐成民田,军屯亦废。
国语辞典
屯田制[ tún tián zhì ]
⒈ 汉代以来,政府利用军队或农民垦种土地,征取收成做为军饷的制度,称为「屯田制」。分军屯、民屯、商屯。
引《明史·卷七七·食货志一》:「屯田之制。曰军屯,曰民屯。太祖初,立民兵万户府,寓兵于农,其法最善。」
分字解释
※ "屯田制"的意思解释、屯田制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赵充国创立屯田制,招抚与打击相结合的策略取得成功。
2、曹操所实行的屯田制,解决了粮食供应的问题,也为官渡之战后勤供应提供了物资保障。
3、居延汉简中蕴涵着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可以补正文献记载,如烽和燧的应用、戍卒的来源及分工、屯田制、以及河西经济生活等。
4、据介绍,这个区域在宋代时期隶属于“西关都”,被称为“安武堂”,曾经是演武场;而到了明代,因实行“屯田制”,该区域成为了驻军屯田的军事基地。
5、我国古代的屯田与均田历史悠久,屯田制与均田制也曾作为封建国有土地的两种主要经营方式长期存在。
6、曹魏时期,由于连年战争的需要,推行的是大规模的屯田制,即由士兵、农民垦荒种地,为军队解决粮食问题。
7、屯田制的提出始于西汉,最初仅仅是让戍边的战士在没有战争的状态下耕作,亦兵亦农,能够自力更生,不需要粮食的长途运输作为军需补给。
8、丙申,吕文德超授太尉、京湖安抚制置屯田使、夔路策应使兼知鄂州,李庭芝右文殿修撰、枢密都承旨、两淮安抚制置副使、知扬州。
9、曹操在建安元年已经开始实行屯田制,进行农战的战略了。
10、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相关词语
- tún liè屯列
- shěn tún沈屯
- tún kǔ屯苦
- biān tún边屯
- tún tài屯泰
- lián tún连屯
- tún mǐn屯闵
- tún wèi屯卫
- shì tún世屯
- tún lěi屯垒
- hún tún浑屯
- tún yān屯咽
- tún yá屯衙
- jī tún积屯
- ā tún阿屯
- jù tún剧屯
- tún lì屯沴
- bié tún别屯
- tún zhài屯寨
- tún xué屯学
- dài tián代田
- guì tián柜田
- gēng tián耕田
- běn tián本田
- pì tián辟田
- yóu tián油田
- dīng tián丁田
- guān tián官田
- fú tián福田
- fū tián夫田
- bēi tián悲田
- tián dēng田登
- tián luó田螺
- wéi tián围田
- chǔ tián楚田
- cǎo tián草田
- fǔ tián甫田
- fāng tián方田
- tián àn田岸
- chí tián驰田
- lù zhì录制
- bǎi zhì摆制
- ài zhì隘制
- yán zhì研制
- jīng zhì精制
- chè zhì掣制
- shòu zhì受制
- jié zhì节制
- chuī zhì吹制
- zhì lěng制冷
- zhì bèi制备
- bāo zhì剥制
- féng zhì缝制
- fù zhì复制
- zhì pǐn制品
- yā zhì压制
- è zhì扼制
- tiáo zhì调制
- dìng zhì订制
- chuàng zhì创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