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áng rén
注音ㄒ一ㄤˊ ㄖㄣˊ
⒈ 投降者。
⒉ 服人;使人服从。
⒈ 投降者。
引《鹖冠子·近迭》:“行枉则禁,反正则舍,是故不杀降人。”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悉将降人分配诸将,众遂数十万。”
《新唐书·王晙传》:“今虏未殄灭,此降人皆戚属,固不与往年同已。”
⒉ 服人;使人服从。
引《三略·下略》:“贤人之政,降人以体;圣人之政,降人以心。体降可以图始,心降可以保终。”
1、只是这一杀便将名草堂与朝廷的关系推致恶化的边缘,夺命飞飞弃车保帅,颁下草杀令,要知这名剑令降人、草杀令追魂,令出如山,不死不休。
2、贤人之政,降人以体;圣人之政,降人以心。
3、臣彻底打算,惟有及时进兵,早收全局,诚使外孽一净,则边境无伺隙之患,土司无惶惑之端,降人无观望之志,地方稍得苏息,民力稍可宽舒,一举而数利存焉。
4、因为职权的强制力只能“制人以体”,非权力性影响力却能“降人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