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àng fù
注音ㄐ一ㄤˋ ㄈㄨˋ
⒈ 投降归附。
⒉ 指投降归附的人。
⒈ 投降归附。
引《后汉书·伏隆传》:“隆 招怀绥缉,多来降附。”
《南史·齐始兴简王鉴传》:“自是 巴 西蛮夷凶恶,皆望风降附。”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吐蕃 以生 羌 为向导,攻拔 安戎城,增兵驻守, 西洱河 诸‘蛮’相率降附。”
⒉ 指投降归附的人。
引《明史·魏学曾传》:“学曾 乃易置将吏,招纳降附,釐屯田二千餘顷。”
⒈ 投降归附。
引《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乃稍诛击豪杰不从令者,褒赏降附有功劳者。」
1、至四年,斗米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十里不粮,民物蕃息,四夷降附者百二十万人,是岁天下断狱,死罪者二十九人,号称太平。
2、瓦岗军声威大振,中原一带义军和隋朝地方官吏纷纷降附。
3、江阴士民,三百年来食毛践土,深戴国恩,不忍望风降附。
4、诸军同日皆临江,所过城邑,莫不望尘奔溃,其降附者不可胜数。
5、显祖初,刘义隆子义阳王昶来奔,薛安都等以五州降附,时谓祐言有验。
6、瑜以永安人饶助为襄安长,无锡人颜连为居巢长,使招纳庐江二郡,各得降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