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次


拼音qǔ cì
注音ㄑㄨˇ ㄘˋ

取次

词语解释

取次[ qǔ cì ]

⒈  亦作“取此”。

⒉  随便,任意。

⒊  草草,仓促。

⒋  次序。

⒌  谓次第,一个挨一个地;挨次。

⒍  尴尬,进退两难。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取此”。

⒉  随便,任意。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此儿当兴卿门宗,四海将受其赐,不但卿家,不可取次也。”
唐 杜甫 《送元二适江左》诗:“经过自爱惜,取次莫论兵。”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一折:“兀的不取次弃舍,等閒抛掉。”
汪文溥 《子美嘱题化佛化装百相即柬亚子》诗:“有时西笑入 长安,七贵三公取次看。”

⒊  草草,仓促。

《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何不揭毡看验之?取此行麁疎法令。”
宋 陆游 《秋暑夜兴》诗:“呼童持烛开藤纸,一首清诗取次成。”
元 朱庭玉 《青杏子·送别》曲:“肠断处,取次作别离。”

⒋  次序。

北齐 斛律羡 《北齐乐歌》:“日日饮酒醉,国计无取次。”

⒌  谓次第,一个挨一个地;挨次。

元 揭傒斯 《山市晴岚》诗:“近树参差出,行人取次多。”
清 朱彝尊 《是日再入保和殿侍宴》诗:“妙舞娑盘歇,华鐘取次催。”

⒍  尴尬,进退两难。

国语辞典

取次[ qǔ cì ]

⒈  次第。

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若陛下多方包容,则人材取次可用。」
清·陈曾寿〈浣溪沙·花径冥冥取次行〉词:「花径冥冥取次行,旧盟全负甚心情?」

⒉  造次、随便。

唐·皮日休〈襄州春游〉诗:「等闲遇事成歌咏,取次冲筵隐姓名。」
《喻世明言·卷十二·众名姬春风吊柳七》:「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

分字解释


※ "取次"的意思解释、取次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一树摧残几片存,栏边为汝最伤神。休翻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暖过春。与影有情唯日月,遇红无礼是泥尘。上阳宫女多诗思,莫寄人间取次人。李觏

2、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

3、,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4、,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

6、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晏几道

7、关于牵牛花的诗歌我也背了不少,“红蓼黄花取次秋,篱芭处处碧牵牛”;“楚女雾露中,篱上摘牵牛”;“黑丑花开早晚凉,红蜻蜓出雨丝香”。

8、辞龙楼凤阙,纳象简乌靴。栋梁材取次尽摧折,况竹头林木屑。结知心朋友着疼热,遇忘怀诗酒追欢悦,见伤情光景放痴呆。老先生醉也.汪元亨

9、南阜小亭台,薄有山花取次开。寄语多情熊少府,晴也须来,雨也须来。随意且衔杯,莫惜春衣坐绿苔。若待明朝风雨过,人在天涯,春在天涯。虞集

10、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