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误


拼音yí wù
注音一ˊ ㄨˋ

繁体疑誤

疑误

词语解释

疑误[ yí wù ]

⒈  亦作“疑悮”。

⒉  迷惑贻误。

⒊  误解。

⒋  不清楚或失误之处。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疑悮”。

⒉  迷惑贻误。

《东观汉记·尹敏传》:“讖书非圣人所作,其中多近鄙别字,颇类世俗之辞,恐疑误后生。”
唐 陆龟蒙 《甫里先生传》:“先生恐疑悮后学,乃书摭而辨之。”
宋 洪迈 《容斋随笔·浅妄书》:“俗间所传浅妄之书,如所谓《云仙散録》、《老杜事实》、《开元天宝遗事》之属,皆絶可笑……此皆显显可言者,固鄙浅不足攻,然颇能疑误后生也。”

⒊  误解。

唐 李商隐 《凉思》诗:“北斗兼春远, 南陵 寓使迟。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⒋  不清楚或失误之处。

宋 洪迈 《容斋随笔·京师老吏》:“翰苑有 孔目吏,每学士制草出,必据案细读,疑误輒告。”

分字解释


※ "疑误"的意思解释、疑误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2、为存刻本原貌,除极明显的错字迳改,凡疑误处校点者只将适当的字注入六角括弧内,如必要时则加简单按语,衍文用方括弧、原书旁字、小注用圆括弧标出。

3、文章指出古今著述中存在的一些疑误之处,并加以辨析。

4、当一个清单事件被触发时,光标所在行在清单缓冲区中的行内容。(限制为最前面的255行(疑误,应为字符))。

5、通过对广西历史地面气象资料的质量评估,分析地面历史资料整体质量状况、疑误数据类别和原因,让用户在使用数据时有一个全局和客观定量的把握。

6、“读书必须过笔;会课按时蚤完;夜读仍戒晏起;疑误定要力争”4条是讲学习的态度与方法。

7、损友必须拒绝,不可闲谈废时,日讲经书三起,日看纲目数页,通晓时务物理,参读古文诗赋,读书必须过笔,会课按刻蚤完,夜读仍戒晏起,疑误定要力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