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ùn zé
注音ㄕㄨㄣˋ ㄗㄜˊ
繁体順則
⒈ 顺从法则。
⒈ 顺从法则。
引《国语·周语中》:“以义死用谓之勇,奉义顺则谓之礼,畜义丰功谓之仁。”
唐 元结 《治风诗·至理》:“理何为兮,系修文德。加之清一,莫不顺则。”
唐 贺知章 《唐禅社首乐章·太和》:“列祖应命,四宗顺则。”
1、天道!顺则为人,逆则为仙。
2、昭昭有唐,天件方国,列祖应命,四宗顺则。申锡无疆,宗我同德。曾孙继绪,事神配极。
3、徐顺则拿着十两银子,忐忑不安的回到徐家村,和婆娘一算计当天便搬离了徐家村,从此隐姓埋名,发誓再也不提起这段事。
4、圣人之辞,浑浑若川。顺则便,逆则否者,其惟川乎?
5、六六大顺古义:春秋战国即有六顺之说,大顺首君义,二顺次臣行,三顺乃父慈,四顺则子孝,五顺是兄爱,六顺为弟敬。6月6日大顺日,愿你六顺全都有。
6、黄昭顺则聘请王金平为竞选总督导,王金平点头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