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


拼音yī zé
注音一 ㄗㄜˊ

繁体一則
词性数量词

一则

词语解释

一则[ yī zé ]

⒈  犹言一方面。多用于并列叙述两件事时。与“二则”、“三则”等连用,列举原因或理由。表数量。一项,一条。如:新闻一则;启事一则。

引证解释

⒈  犹言一方面。多用于并列叙述两件事时。

《论语·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汉 王充 《论衡·量知》:“一则不能见是非,一则畏罚不敢直言。”
毛泽东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第四章:“保持较大一部分兵力于适当的机动地区,不要绝对地分散,一则便于应付可能的事变,一则使分散执行的任务有一个重心。”

⒉  与“二则”、“三则”等连用,列举原因或理由。

《朱子语类》卷十六:“《大学》诚意,看来有三样:一则内全无好善恶恶之实,而专事掩覆於外者,此不诚之尤也。”
《西游记》第一回:“﹝神仙﹞教我遇烦恼时,即把这词儿念念,一则散心,二则解困。”
巴金 《雾》六:“一则因为这件事很重要,二则他害怕她误会了自己的意思,所以他说话时不免现出激动的样子。”

⒊  表数量。一项,一条。

如:新闻一则;启事一则。

国语辞典

一则[ yī zé ]

⒈  一条、一项。

如:「一则新闻」、「一则广告」。

⒉  分条叙说数事时,用以表示第一条或并列的二条。

《论语·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此刻自己也跟了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

如:「便利超商有很多个好处:一则民生小用品齐全,二则价格合理公道,三则设置密度大,购买方便。」

分字解释


※ "一则"的意思解释、一则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讲求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也就是讲,父母的身体健康,儿女应时刻挂念在心。

2、我在当地一家报纸上看到了一则启事。

3、这里有一则关于施坦威工匠的有趣故事。

4、我们现在转换到新闻部宣布一则重要消息。

5、民众无不慨然以邀立法机构为其制定普适禁烟规范,虽如下两者或觉不喜:一则为管理层众;另一则为民众中素来自由不羁者。

6、他们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广告,想招摇滚乐手。

7、不能让他去干,一则年纪大,二则身体弱。

8、老师以一则故事开始了那堂课。

9、帕里什小姐最近在当地报纸上登出了一则启事。

10、凡与敌战,须选拣勇将锐卒,使为先锋,一则壮其志,一则挫敌威。法曰:兵无选锋曰北。刘基

11、之心,目睹两岸时局,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担心危及国脉民命;对大局变化时刻萦怀,期望两岸尽快实现统一,共建美好中华。

12、孔子曾经说过:“父母之年,不可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经常问我们好不好,但是我们问过父母吗?也许一声问候对自己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他们,却是一份情。

13、在一则中国古代故事中,祝融长着人面兽身。

14、工作是一场累人的战斗,使精壮结实的身体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往往为之筋疲力尽。

15、他为一则洗发露广告编了一首歌。

16、我在读一则通知。你读过它了吗?

17、为了点出一个寓意,或者点缀一则故事。

18、孔子曾经说过:“父母之年,不可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经常问我们好不好,但是我们问过父母吗?也许一声问候对自己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他们,却是一份情。

19、该大使从总统那里带来了一则信息。

20、曾经在《哈佛家训》上看过一则让兔子奔跑的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