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渎

词语解释
四渎[ sì dú ]
⒈ 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的合称。
⒉ 星名。属井宿,共四星,在麒麟座内。
引证解释
⒈ 长江、黄河、淮河、济水 的合称。
引《尔雅·释水》:“江、河、淮、济 为四瀆。四瀆者,发原注海者也。”
《礼记·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瀆视诸侯。”
《史记·殷本纪》:“东为 江,北为 济,西为 河,南为 淮,四瀆已修,万民乃有居。”
⒉ 星名。属井宿,共四星,在麒麟座内。
引《晋书·天文志上》:“东井南垣之东四星曰四瀆, 江 河 淮 济 之精也。”
国语辞典
四渎[ sì dú ]
⒈ 古代江、淮、河、济诸水的总称。见《尔雅·释水》。江、淮、河、济古时皆独流入海,今淮夺于运河,济夺于黄河,四渎仅存其二。
分字解释
※ "四渎"的意思解释、四渎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至元三十一年(1294)四月,钦奉诏条内一款,五岳四渎,遣使诣祠致祭;其名山大川、圣帝明王、烈士载在祀典者,所在长吏,除常祀外,择日致祭,庙宇损坏,官为修理。
2、高山出云,丘阜生气,四渎东流,百川无西行者,小象大而少从多也。
3、淮河在四渎中自然标识特征的突出,使其更有资格成为南北的分界线。
4、得到禀报之时,这位灵漪的严父湘妃的夫君,刚从流云牧回到四渎水府,正准备享受天伦之乐,几乎还没等歇口气,就听到这样倒霉消息。
5、当斯之时,四渎未通,洪水为害;禹乃决江疏河,通之四渎,致之于海,大小相引,高下相受,百川顺流,各归其所,然后人民得去高险,处平土。
6、邓拓认为,所谓滔天洪水,不过是因天降大雨而致“九州阏塞,四渎壅闭”。
7、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日,各路神仙、四方善士皆云集王屋山,这里的总仙宫便成为“五岳四渎、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神仙朝会之所”。
8、这小妹妹,先是在四渎新近攻下的九井洲呆了几天,然后便移往神树群岛翠树云关,一直待到现在。
9、且不说鄱阳水底四渎龙宫中这片愁云;在相距不远的饶州郊外山野中,这日下午,有几位山村的妇人,正在其中一家门口,一边做着手中的针线,一边在豆棚瓜架下闲聊。
10、故地封五岳,画四渎,规洿泽,通水泉,树物养类,苞植万根,暴形养精,以立群生,不违天时,不夺物性,不藏其情,不匿其诈。
11、其五岳、四渎宜遵修之处,但俎豆牲牢,祝嘏文辞,旧章靡记。
12、五岳四渎立住中心,随高就低是太阴太阳。
相关词语
- chuí sì垂四
- sì měng四猛
- sì sàn四散
- chú sì除四
- sì yán四檐
- sì wèi四卫
- fēng sì封四
- sì xiàng四象
- sì rén四人
- sì xiào四校
- sì wēng四翁
- sì xiū四休
- sì wù四务
- sì yán四言
- lián sì连四
- sì sì fāng fāng四四方方
- sì yì四裔
- sì xù四序
- sì bǎi sì bìng四百四病
- sì chù四处
- dú yì渎斁
- chén dú陈渎
- suǒ dú琐渎
- zì dú自渎
- huán dú环渎
- dú luàn渎乱
- dú tián渎田
- diàn dú玷渎
- hù dú沪渎
- bā hǎi sì dú八海四渎
- dú shén渎神
- xiè dú渫渎
- sì dú四渎
- hūn dú惛渎
- pǐ fū gōu dú匹夫沟渎
- hù dú lěi沪渎垒
- dú yú zhí shǒu渎于职守
- lǐ dú蠡渎
- zhuì dú赘渎
- hùn dú混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