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āntóng

参同


拼音cān tóng
注音ㄘㄢ ㄊㄨㄥˊ

繁体參同

参同

词语解释

参同[ cān tóng ]

⒈  验证合同。

⒉  共同参加。

引证解释

⒈  验证合同。

《韩非子·主道》:“有言者自为名,有事者自为形,形名参同,君乃无事焉。”
《后汉书·襄楷传》:“其文易晓,参同经典。”
唐 牟融 《题山房壁》诗:“参同大块理,窥测知人心。”

⒉  共同参加。

《三国志·魏志·锺会传》:“会 典综军事,参同计策,料敌制胜,有谋謨之勋。”

分字解释


※ "参同"的意思解释、参同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王阳明对之评价不高,然而其注参同,精深之处,陆潜虚亦赞叹不置也。

2、当服丹之后,灵根真种落于黄庭,七日来复,微阳潜生,遵《参同》之理,以水火熏蒸,不使丝毫渗漏,渐生渐长,阳气充足,百关齐开,百神俱集,霎时胎结。

3、古来妙合参同契,功完行满即飞升。

4、会典综军事,参同计策,料敌制胜,有谋谟之勋,而推宠固让,辞指款实,前后累重,志不可夺。

5、独得之见,必不如众议之参同也。魏源

6、梦洲一进门就发现书橱被动过,那本《周易参同契》也不见了,心知是慕容遗拿的。

7、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王阳明

8、道教正式有道教实体活动是在东汉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而《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三书是道教信仰和理论形成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