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iáo cì
注音ㄊ一ㄠˊ ㄘˋ
繁体條次
⒈ 按次序编排、叙述。条理次序。
⒈ 按次序编排、叙述。
引《宋书·宗越传》:“襄阳 多杂姓, 伦之 使长史 范覬之 条次氏族,辨其高卑。”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谨条次平贼事宜,一一如后。”
清 方苞 《书<汉书·礼乐志>后》:“太史公 序礼乐而不条次为书,盖以 汉 兴礼乐皆仍 秦,故不合圣制无可陈者。”
⒉ 条理次序。
引唐 韩愈 《曹成王碑》:“治民用兵,各有条次,世传为法。”
《新唐书·李德裕传》:“德裕 至,则完残奋怯,皆有条次。”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一:“先后重轻,粗获条次。大小贵贱,迭相维持。”
1、这些管线建设主要涉及22条主干道、22条次干道及6条支路,共计50条道路,其中,西环路、枫桥路、桐泾北路、虎泉路是管线建设较为集中的路段。
2、今本《鬻子》已经人条次,不再是原貌,故很难讨论其行文章法。
3、门楼与主干道垂直,有13条次干道,各姓氏各沿主干道及次干道左右设置的小巷向后延伸布置住房,形成以血缘为主脉的居住格局。
4、本为南阳次门,安北将军赵伦之镇襄阳,襄阳多杂姓,伦之使长史范觊之条次氏族,辨其高卑,觊之点越为役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