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òu qǔ
注音ㄕㄡˋ ㄑㄨˇ
⒈ 接受;领取。
⒉ 指贪污受贿。
⒈ 接受;领取。
引《汉书·王莽传中》:“吏终不得禄,各因官职为姦,受取賕赂以自共给。”
唐 白居易 《让绢状》:“昨日中使 第五文岑 就宅奉宣,令臣受取者,臣已当时进状陈谢讫,感戴圣恩。”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一件件对他分付,教他受取。”
⒉ 指贪污受贿。
引《后汉书·皇甫规传》:“先是 安定 太守 孙儁 受取狼籍。”
1、止因老夫病已危笃,朝夕难保;万望明公可怜汉家城池为重,受取徐州牌印,老夫死亦瞑目矣!
2、时中常侍张防特用权埶,每请托受取,诩辄案之,而屡寑不报。
3、先是安定太守孙俊受取狼藉,属国都尉李翕、督军御史张禀多杀降羌,凉州刺史郭闳、汉阳太守赵熹并老弱不任职,而皆倚恃*贵,不遵法度。
4、先生设教以勤俭敬信为训,以求实学务实业为鸽的,以出处进退辞受取与为人生大节,俭以养廉为立品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