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


拼音hù bù
注音ㄏㄨˋ ㄅㄨˋ

繁体戶部

户部

词语解释

户部[ hù bù ]

⒈  官名,我国古代朝廷分掌户口、财政的官署。

户部主事。——《明史》
户部司务。
南京户部。

the Board of Revenue and Population;

⒉  三国以后设度支尚书掌财政,隋改为民部尚书,唐时改为户部,为三省下的六部之一,长官称尚书。以后历代沿置,清末改为度支部。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官署名。 秦 为治粟内史, 汉 为大司农。 三国 以后,常置度支尚书及左民尚书,掌财用及户籍。 隋 设民部尚书, 唐 因之, 高宗 即位,为避 太宗 李世民 讳,改称户部,为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事务,长官为户部尚书。 五代 至 清 相沿不改。 清 光绪 三十二年,设民政部、度支部,户部遂废。参阅《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五》。

国语辞典

户部[ hù bù ]

⒈  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等事务,为国家财务行政的最高机构。

分字解释


※ "户部"的意思解释、户部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本文通过对户部山余家大院的环境与空间、装饰艺术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旨在促进建筑艺术的发展。

2、为庆祝康熙帝六十寿辰(1714年),特由户部宝泉局所铸之“万寿钱”。

3、七天后赫德有了准信,“常熟约子斋与余访赫德商借款,遂同赴户部筹拨货厘、盐厘各数”。

4、同时明代在户部的用人政策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户部尚书任职的短暂以及他们大多不得善终的结局,也暴露出当时的政治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5、“券食”的费用到年终由各州的常平主管官统一结算,上报户部审计,如果发现“有过数取予及违戾者,并重置典宪”,即超标、违规的公费接待,以重典处置。

6、1月10日,凛冽的寒风中,徐州户部山庙会拉开帷幕。

7、1902年1月,随慈禧太后返京后,转文华殿大学士,管理户部事务。

8、唐代户部别贮钱设置于德宗贞元四年二月辛巳,但有一个酝酿和后续过程。

9、洪昌顺商号坐落在户部山北麓马市街53号,是徐州南货业中的巨头,“南货”。

10、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尚书、《武德令》,礼部次吏部,兵部次之,民部次之。

11、本报讯近期持续的暴雨,使得徐州市户部山古民居中的近百户人家不断闹“水灾”。

12、从此以后,和官运亨通,一直做到内阁首辅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御前大臣、内务府总管、吏部尚书、户部尚书、步军统领、京城九门提督等军政要职。

13、届时,一处规模庞大、鳞次栉比的明清至民国的古建筑群落将重现在户部山上。

14、岱西 ――大客户部东区小区经理,向东大区经理报告。

15、严嵩又以鞑虏威胁不远,令兵部主调遣,户部主粮饷,工部主器械,三部各出侍郎一人,隶属于仇鸾幕府,协助仇鸾整饬兵备。

16、这门亲原是老亲,且又和我们是同在户部挂名行商,也是数一数二的大门户。

17、又半分其帑金,至误发遣,亦户部之责也。

18、一度因病辞职归里,后任南京工部右侍郎、改户部,以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升南京户部尚书。

19、样币送到北京后户部下令将正面的英文移到背面,而把背面的中文移到正面,就成为后来广泛流通的广东龙洋。

20、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杜受田,品端学粹,正色立朝,皇考深加倚重,特简为朕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