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之高阁

词语解释
束之高阁[ shù zhī gāo gé ]
⒈ 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架子上面,比喻弃置不用,不再过问。
英shelve; lay aside and neglect; put sth.away unheeded;
引证解释
⒈ 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阁楼上面。谓弃置不用。
引《晋书·庾翼传》:“京兆 杜乂,陈郡 殷浩,并才名冠世,而 翼 弗之重也;每语人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识字》:“读书必须识字,今人口习授受,漫不经心,《説文》、《玉篇》等书,束之高阁矣。”
周恩来 《论统一战线》:“到 南京 撤退,他又把这个决议束之高阁,直到现在还没有承认。”
亦省作“束高阁”、“束阁”。 唐 韩愈 《寄卢仝》诗:“《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
宋 陆游 《醉歌》:“读书三万卷,仕宦皆束阁。”
康有为 《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读《礼记》则严删国恤,学《春秋》则束阁三《传》。”
国语辞典
束之高阁[ shù zhī gāo gé ]
⒈ 把东西捆起来,放置于高楼上。比喻弃置不用。也作「置之高阁」。
引《晋书·卷七三·庾亮传》:「京兆杜乂、陈郡殷浩并才名冠世,而翼弗之重也,每语人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近置之不理
反片刻不离 付诸实施
英语tied up in a bundle on a high shelf, to put sth on the back burner, no longer a high priority
德语etwas ad acta legen (V, Sprichw)
法语laisser de côté, mettre qch au rancart
分字解释
※ "束之高阁"的意思解释、束之高阁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在苏姣被病痛束之高阁的这二十几年人生,她用书籍聊以慰藉。
2、怪不得如此强悍威力的功法会被束之高阁,蒙尘至今,没有心法,只能靠自己参悟,真是海中捞月。
3、一个早已"束之高阁"的计划不日将付诸实施。
4、她说,在她的新长篇小说脱稿之前,她把其他的一切事情都束之高阁了。
5、希望这一次他们不会把我的计划束之高阁。
6、有效的土壤管理方法常被束之高阁。
7、一个早已"束之高阁"的计划不日将付诸实施。
8、他们所有的人都有注册账户,但是他们创建完账户之后就将它束之高阁了,他们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9、照现在的情况看来,我们的英国古典小说不是常常只荣幸地被束之高阁吗?
10、诸如拓宽苏伊士运河等长期束之高阁的计划正被重新采用。
11、如果你现在还在用,那是时候将它束之高阁了。把它和那些老掉牙的东西放在一起吧。取而代之的,你可以投生网络传真服务的怀抱。
12、同理,要避免在做出选择后将业务案例束之高阁。
13、但他不知如何验证这个伟大的设想,论文发表后,就被束之高阁了。。
14、对于那些犹豫不决的衣服,放在一个箱子,并贴上标签,写上日期,然后束之高阁几个月。
15、他精心写的建议书被束之高阁,领导根本没加以研究。
16、从学校毕业后,这篇续稿就一直被我束之高阁,一放就6年多。
17、怪不得如此强悍威力的功法会被束之高阁,蒙尘至今,没有心法,只能靠自己参悟,真是海中捞月。
18、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蔡元培
19、在长期的犹豫后,我们面临气候变化的可怕后果被束之高阁,避免大灾难变得不可能。
20、再好的理论,如束之高阁,不运用于实践,也是没有用处的。
相关词语
- shù jiǎn束检
- shù huǒ束火
- shù qiè束箧
- guǎn shù管束
- shù è束阨
- huā shù花束
- fù shù缚束
- shù shī束湿
- shù tí束题
- shù chú束刍
- qián shù钳束
- shù hái束骸
- shù jí束急
- shù guà束挂
- shù xù束勗
- è shù轭束
- jū shù拘束
- shù fù束柎
- shù qì束弃
- shù fǔ束脯
- fù mǔ zhī mìngméi shuò zhī yán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 líng zhī yǐ wénqí zhī yǐ wǔ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 pìn jī zhī chénwéi jiā zhī suǒ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 jiàn zhī bù qǔsī zhī qiān lǐ见之不取,思之千里
- zhī shì之适
- zhī wai之外
- gǎn yán zhī敢言之
- yǐ zhī已之
- zhī zǐ之子
- ní huàn zhī倪焕之
- zhī wǎng之往
- yóu zhī犹之
- sān zhī rì三之日
- wáng fū zhī王夫之
- jiāng yù qǔ zhībì xiān yǔ zhī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 zhī zhōng之中
- wú gēn zhī mù , wú yuán zhī shu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 táng táng zhī zhènzhèng zhèng zhī qí堂堂之阵,正正之旗
- zhī shàng之上
- zhī guān之官
- gāo zhōng高中
- gāo xià高下
- hǎo gāo好高
- mí gāo弥高
- gāo céng高层
- gāo hū高呼
- gāo jiù高就
- gāo hǎn高喊
- gāo wēi高危
- gāo gāo zài shàng高高在上
- gāo yā高压
- tiān gāo天高
- gāo kǎo高考
- gāo sǒng高耸
- gāo shēng高声
- gāo jǔ高举
- gāo jiào高教
- gāo gāo xìng xìng高高兴兴
- gāo néng高能
- gāo gè高个
- gé biāo阁标
- dān gé担阁
- gé lù阁路
- àn gé按阁
- gé zhāi阁斋
- gāo gé高阁
- gé lǎo阁老
- niǎn gé辇阁
- nèi gé内阁
- gé xià阁下
- gé zǐ阁子
- chū gé出阁
- jīn gé金阁
- gōng gé宫阁
- gé gé阁阁
- bǐ gé笔阁
- gé shǒu阁手
- guān gé观阁
- gé qiǎn阁浅
- fēi gé飞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