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ánliú

源流


拼音yuán liú
注音ㄩㄢˊ ㄌ一ㄡˊ
词性名词


源流

词语解释

源流[ yuán liú ]

⒈  水的本源和支流。

顺涧爬山,直到源流之处。——《西游记》

origin and development;

⒉  ;借指事物的起源和发展。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西游记》

引证解释

⒈  水的本源和支流。

《后汉书·五行志三》“则水不润下” 刘昭 注引 汉 郑玄 曰:“无故源流竭絶,川泽以涸,是谓不润下。”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彰德府 南关外,有大桥,甚宏丽,水清而驶,土人谓之 小彰河,源流皆异。”

⒉  指事物的起源和发展。

《荀子·富国》:“故 禹 十年水, 汤 七年旱,而天下无菜色者……是无它故焉,知本末源流之谓也。”
宋 王巩 《王氏谈录·小篆奇古》:“小篆源流可究,便于施用。”
清 何琇 《樵香小记·毛诗出子夏》:“陆璣 《毛诗》疏,末附四家诗源流。”
徐迟 《火中的凤凰》:“不熟悉我国藏书源流的人,大约只知道 常熟 是一个农产品高产区。”

⒊  比喻收入和支出。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惟侥倖一时进用,不顾平日源流,此可为长太息也。”

⒋  根源;来源。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古人质朴,又多无才,其所论物理……不足以演畅微言,开示愤悱,劝进有志,教戒始学,令知玄妙之涂径、祸福之源流也。”
唐 杜荀鹤 《投从叔补阙》诗:“其来虽愧源流浅,所得须怜《雅》《颂》同。”
宋 吴炯 《五总志》:“为学当师古,吾叔源流实自 杜陵,即吾师也。”

⒌  比喻亲属、世系。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舒守谦 即 元舆 之族也,聪敏慧悟,富有春秋。

元舆 以源流非远而礼遇颇厚。”
清 刘大櫆 《<范氏家乘>序》:“然则 范氏 之有家乘……而守以弗堕,支属虽繁,源流虽远,而有急相周。”

⒍  指古今。

元 邓学可 《端正好·乐道》套曲:“亭臺即渐摧,花木取次休,荆棘又还依旧,使行人嗟嘆源流。”

国语辞典

源流[ yuán liú ]

⒈  水的本源和支流。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鲍丘水》:「登梁山以观源流,相㶟水以度形势。」

⒉  事物的本末、起源和发展。

宋·刘克庄〈还黄镛诗卷〉诗:「源流不乱知归趣,篇什无多见苦心。」
《儒林外史·第四四回》:「请问二位先生,这郭璞之说,是怎么个源流?」

英语(of watercourses)​ source and direction of flow, origin and development

德语Quellfluss (S)​, Quelle, Ursprung

法语la source et le cours, l'origine et le développement

分字解释


※ "源流"的意思解释、源流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何光岳(13)在《东夷源流史》中认为郁州(江苏连云港附近云台山,古称郁州)大部分为郁夷(嵎夷)人所居。

2、本研究论文在主体结构上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禁锢之辞义、源流考。

3、本文主要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移难民的源流问题进行探讨,分析陕甘宁边区移难民产生的原因。

4、就南宋施德操所撰《北窗炙?录》(是书素少传本,清乾隆时刊刻)作者情况、版本源流友其史料价值进行梳理、考证与阐释。

5、经史子集四部之首,各冠以《总叙》,撮述其源流正变,以挈纲领;四十三类之首,亦各冠以《小序》,详述其分并改隶,以析条目。

6、天溪会是日本民间书法团体,以王羲之书法为其源流,从2004年起参加在我市举行的国际书法朝圣节,与嵊州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7、是无它故焉,知本末源流之谓也。

8、《健身气功•易筋经》的功法源流、特点、要领,动作方法及规格、练习要点、功理与作用。

9、其中,对柳腔源流演变的梳理和对剧本的分析是本文的重点。

10、“蒙古大夫”为何成了庸医别称?接着是梁姓,梁姓的源流相当复杂。

11、追溯龙凤图案的源流,可以看到龙凤图案的每一次嬗变都与时代环境的改变有关。

12、文章旨在理清现存各版本的源流关系,以期对庾信集的流传过程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13、cleartool deliver——将元素的变更从一个源流提交到目标流。

14、可是,由于原刻本流传稀少,关于此书的版本源流,学术界一直不甚清楚。

15、一部源流并重、突出实用的中型成语词典。

16、而纪实主义电影美学理论的重要理论源流就是现象学现实主义。

17、图书馆馆藏古籍源流问题是当前古籍研究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

18、《词学》从各家所依底本、版本源流、收录词数量、校勘等方面详加考察,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各家丛刻的特点与价值。

19、本文针对目前四海龙王研究较少的情况,分四章对四海龙王观念的源流、演变、传播和文化意义进行了梳理和阐释。

20、这两门学科在历史理论源流、学科定义、研究方法、研究视域方面各有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