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篼

词语解释
背篼[ bèi dōu ]
⒈ 〈方〉:竹、藤、柳条等做成的背在背上运送东西的器具。
英basket;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背兜”。方言。即背篓。参见“背篓”。
引艾芜 《还乡记》:“割草姑娘连忙把割好的草,装进大背篼,背在背上。”
沙汀 《凶手》:“从庙门口望出去,已经看不见一只尖底背篼,也听不见一声鹤嘴锄掘土的声响了。”
《小说选刊》1981年第7期:“三子 有点急,跳下车,把背兜往肩上一挎,就匆匆上了路。”
国语辞典
背篼[ bèi dōu ]
⒈ 背在背上运送东西的竹篓子。
例如:「她把孩子往背篼一放,挑起来就走。」
德语Korb aus Bambus für den Rücken (S, Agrar)
分字解释
※ "背篼"的意思解释、背篼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晚上6点过,老人开始收摊子,熟练地将几十样玩具依次装进背篼和一个篮子里,然后起身,前往不远处乘坐公交车。
2、长期以来,南充人用竹条编织鱼篓、箩筐、箢篼、背篼、凉席、凉椅等简单生活用具,对竹子缺乏深加工,叫得响的竹产品不多,卖出南充的竹产品少之又少。
3、“背篼”是贵州农村剩馀劳动力的典型表现。
4、魏森揉了揉眼窝,早早地背上那只熟悉的背篼,扛着刨镢(一种宽刃的镢头),走过房后坟滩旁的小路,对直朝北面李家咀山上而去。
5、萧不吉一边打猪草一边唱歌,唱着唱着,背篼便会唱满了。
6、教育对于提高“背篼”的收入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7、收拾路人遗物时,才发现有半背篼瓜子金。
8、无奈,她请好心工人帮忙,把木材砍成四小块装上背篼。
9、一个背背篼的醉汉站在离唐大爷不远的地方,听唐大爷一帮老哥们摆龙门阵,时不时大声武气的接几句嘴。
10、他经常使用的粪背篼,是当地人用箭竹划的篾条编出来的,背篼底子是尖的,口上是圆的,叫“尖底子背篼”。
11、62岁的蒋代云背着背篼,正打算去山坡上捡点柴火,看到这个场景也不由得停下步子,把背篼倒扣过来当板凳,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12、就在准备收拾东西的时候,忽然一道白影从背篼之中飞快蹿出。
13、我们倡议,向木里县“马班邮路”王顺友学习;向宜宾“挑夫校长”代天久学习;向剑阁“背篼法官”郭兴利学习;向峨眉山舍身岩上的“蜘蛛侠”彭文才学习。
14、王恒潇就坐在门前的小板凳上,看着外公专心的用竹篾条编背篼,时不时地看自己一眼。
15、没用多长时间,需要的东西就准备好了,赵胤背好了背篼,赵老六锁好了屋子,两人便离开了赵家村,朝着宝天乡赶去。
16、安娜还给悟空缝了一个布背篼挂在它的颈子上,专门用来放魔兽的晶核。
17、“背篼”是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典型表现。
18、就见老头子从他的背篼里翻出来个小瓷罐,大小也就跟以前大姑娘小媳妇放胭脂的盒子差不多,就是脏的够呛,黑乎乎的也不知道本来是装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