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zhě

识者


拼音shí zhě
注音ㄕˊ ㄓㄜˇ

繁体識者

识者

词语解释

识者[ shí zhě ]

⒈  有见识的人。

引证解释

⒈  有见识的人。

《汉书·师丹传》:“京师识者咸以为宜復 丹 邑爵,使奉朝请,四方所瞻卬也。”
颜师古 注:“识者,谓有识之人也。”
唐 杜甫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且有元戎命,悲歌识者谁。”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杂谈小品文》:“这一层,却要读者有选择的眼光,也希望识者给相当的指点的。”

分字解释


※ "识者"的意思解释、识者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噫!英于今日惟存持盈保泰之心,畏强陵弱,茹柔吐刚,由识者观之,瞭然窥见其底蕴矣。

2、纵肆忽怠,熟知识者;人善其佚,祸从自出。

3、从这痛苦的灵魂中,我们听到了中国的知识者在20世纪初叶搏动的心音。

4、语由增饰,事涉虚诬,识者所不取也。

5、记得《宋史》这样记载他的,说他是容貌,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

6、杂文作家是大众最喜爱的作家;因为是他们沟通了识者和文盲之间的联系,架起了横跨这两类人的桥梁。

7、“(屈原《离骚》)在这技术与金钱横流的时代,在这暴力与功利横行的时代,知识者的彷徨歧途与迷惘失踪,本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8、在他们看似不同的生命形式里折射出三代知识者相似的宿命悲剧:无处遁逃的生命定数。

9、识者曰,孙吴时,鲁子敬屯兵于此,盖其兵粮所遗也。

10、他和他的同窗是显着的世代中国有知识者,双语的和双文化的,谁达成了剪刀撑的奇迹在东方和西方之间的缝隙。

11、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

12、或将古书旧戏,用长房妙手,缩而成之。但能沙汰得宜,一可当百,则寸金丈铁,贵贱攸分,识者重其简贵,未必不弃长取短,另开一种风气,亦未可知也。李渔

13、香港物业税,其实属于房地产所得税,与大陆即将开征属于房地产保有税的物业税,名同实异,识者不可不察,万万不能混为一谈。

14、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梁启超

15、他常引证老子的一句话,“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16、“似小丁这般无知识者谈知识,无异于矮人观场,盲人摸象。

17、每个远古大头颅全息知识者,都将具备一种或多种上述对等者性质,或者一种或多种在上篇全息双生子文章中所提及的双生子性质。

18、内兄潘岳使弹,终日达夜无忤色,识者知其不可荣辱也。

19、凡具有知识者皆较诸缺少知识者为猛敢;且其人于既学习以后则较诸其在未学习以前为更猛敢。

20、凡真正渴求知识者,每能得之,这是知识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