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敌

词语解释
拒敌[ jù dí ]
⒈ 抗拒敌人。
⒉ 抵挡,抵抗。
引证解释
⒈ 抗拒敌人。
引《庄子·盗跖》:“跖 之为人也,心如涌泉,意如飘风,强足以拒敌,辩足以饰非。”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服制像》:“夫执介胄而后能拒敌者,故非圣人之所贵也。”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备 不知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
⒉ 抵挡,抵抗。
引《元典章·吏部六·司吏》:“比年以来,凡有强盗窃贼生发,劫夺民财,致伤人命,事主不能拒敌,必须报告巡检官。”
《水浒传》第十三回:“我自到任以来,闻知本府 济州 管下所属水乡 梁山泊 贼盗聚众打劫,拒敌官军。”
国语辞典
拒敌[ jù dí ]
⒈ 抵抗。
引《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
《三国演义·第一五回》:「谋士笮融、薛礼劝免,使屯兵零陵城拒敌。」
分字解释
※ "拒敌"的意思解释、拒敌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邓艾认为肥阳离敌太远,非要害之地,便转移到附亭驻扎,并派泰山太守诸葛绪等在黎浆拒敌作战,击退了吴军。
2、甲申年,李自成破京师,东昌兵临城下之时,两卫世职多数投降,邓之荣奔走东阿,得乡兵五百余人,“遇贼数千,拒敌于白塔山”,邓之荣设伏,将之击溃。
3、据着我胸襟胆气,焉敢拒敌官军,剪除君侧元凶首恶?今有师弟,仗义疏财,智勇足备,方今天下人闻其名,无有不伏。
4、但是为什么三代王室的统治者在敌军兵临城下时,也从来不采取守城拒敌的战术呢?
5、他得到郑信军队两路进攻的消息,便命摄政王素里耶汪沙和摄政王的幼子哇罗汪砂提罗各领一军分途拒敌。
6、长矛民兵久经战阵,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盔甲和长矛,能够以圆阵拒敌。
7、但是为什么三代王室的统治者在敌军兵临城下时,也从来不采取守城拒敌的战术呢?
8、第二年,曹魏大将军曹爽、征西将军夏侯玄攻打汉中,蜀汉镇北大将军王平率军拒敌,费祎率军救援,魏军退兵。
9、即可谴使告之曹彰,起潼关之兵攻打汉中!拒敌以家门,若不能攻下,则诱敌荒野,聚而歼之!
10、最好最省便的办法,就是大宋必须全力支援辽国,这按西方的说法,就叫拒敌于国门之外。
11、拜占庭矛兵由长矛民兵精选而来,其训练和装备都较后者为优,能够以圆阵拒敌。
12、最好的抵抗是威慑,最强的战略是拒敌于国门之外,最高明的战术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而仁慈是死神的执照。桔子树
13、坦荡辽阔的大平原,平沙无垠、树木扶疏,无处可藏身,无险可拒敌。
14、炽牛尾以冲燕,窃虎符而救赵,为轰雷掣电之师;雅歌投壶以临戎,轻裘缓带而拒敌,乃镇静雍容之将。
15、玄德慌忙发付伊籍回江夏整顿军马,一面与孔明商议拒敌之计。
16、现在,那个狼卫统领的尸体还挂在城楼上,唐大人说了,以儆效尤,派他们去拒敌于家门之外,他却抗命不遵,这样的人留他何用,保卫家园的勇气都没有。
相关词语
- jù wéi拒违
- jù hòu拒后
- jù shé拒折
- jù nì拒逆
- hàn jù捍拒
- jù zhé拒辙
- jù fǔ拒斧
- jù dì拒地
- duàn rán jù jué断然拒绝
- jù mǎ chā zǐ拒马叉子
- shé jù折拒
- táng jù螳拒
- jù bì拒闭
- kàng jù抗拒
- jù zhǐ拒止
- jù dōng拒冬
- jù mìng拒命
- lǚ jù旅拒
- jù jiàn拒谏
- lái zhě wù jù来者勿拒
- dí chóu敌雠
- kàng dí抗敌
- dí ǒu敌耦
- dí děng敌等
- dí qū敌区
- dí ǒu敌偶
- dí fēn敌氛
- dí dì敌地
- cóng dí从敌
- dí héng敌衡
- dí ruò敌弱
- dí tóu敌头
- dí wán敌顽
- dí duì敌对
- pǐ dí匹敌
- dí jī敌机
- dài dí待敌
- dí tíng敌庭
- dí qí敌骑
- dí lǐ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