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敌

词语解释
抗敌[ kàng dí ]
⒈ 对抗;对等。抗击来犯之敌。
引证解释
⒈ 对抗;对等。
引《魏书·薛谨传》:“谨 所治与 屈丐 连接,结士抗敌,甚有威惠。”
旧题 南朝 宋 刘质 《近异录》:“他家童稚或与争忿,则六臂齐举奋击,莫能抗敌。”
《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七年》:“虏使之来,受而弗答。以为大明临御,国富兵强,抗敌之礼,何惮而为之,何求而行之!”
⒉ 抗击来犯之敌。
引《新唐书·回鹘传上》:“回鶻 盛彊,北边空虚,一为风尘,则弱卒非抗敌之夫,孤城为不守之地。”
元 杨载 《送张仲实之宜兴》诗:“兵威终抗敌,人力可回天。”
国语辞典
抗敌[ kàng dí ]
⒈ 对抗敌人。
例如:「伯父正在叙述他当年英勇抗敌的事迹。」
分字解释
※ "抗敌"的意思解释、抗敌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影片中表达军民同心抗敌,魏鹤龄饰演的乐以琴在浦东一次空战中飞机中弹,跳伞后负伤,被一位村姑营救送回部队。
2、1938年,胡风先生在武汉主办了第二届“全国抗敌木刻画展览会”,对抗战文艺和现代版画艺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国民党省党部也一改压制群众救亡运动的政策,出面发起组织了有各界群众参加的长沙市人民抗敌后援会。
4、这些坚持在敌后抗敌的寨兵,不但截获大批战利品,而且极力扶助和救护战区的难胞,使他们免于被屠杀劫掠。
5、通过清理、整顿,纯洁了抗敌游击队的组织。
6、闯荡黑山结识三捕,夺回鲨湖再战行尸,洗心革面加入帮派,替军抗敌万夫不当,扫荡五指修成真佛。
7、她们为了保卫祖国而奋勇抗敌的高尚情操,铁证了“国家兴亡,匹妇有责”的使命。
8、这是个动乱的时代,金人窃占了半壁大好山河,有志者奋起抗敌,但议和阻止了这等人的爰国之心,有忿而弃俗出家者,有忿而佯狂作态者,更有遁世隐居者(造 句网)。
9、广州沦陷后,江枫在韶关加入关德兴的“救亡粤剧团”,辗转粤北各地宣传抗敌救国。
10、广州人民义愤填膺,三元里一带103个乡的百姓自发组织“平英团”保卫家乡,在三元古庙誓师抗敌。
11、战后,直隶总督王文韶就认为,聂军重视使用军校生,得以抗敌有功,“明效大验”。
12、这是个动乱的时代,金人窃占了半壁大好山河,有志者奋起抗敌,但议和阻止了这等人的爰国之心,有忿而弃俗出家者,有忿而佯狂作态者,更有遁世隐居者。
13、药尊谷也在听到炼器宗愿意与之一起共同抗敌后,大量遣调弟子赶往烈火城。
14、那些士族和官员在城内都有不少家产,见谭总兵愿领兵抗敌,自是纷纷拥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15、一位分析专家说,缅军是玩游戏,以防止停火武装与南掸邦军联手抗敌。
16、花甲之年的李香琴饰演佘太君,率领一门忠烈英勇抗敌。
17、在此期间,黄新波出版《抗战画报》,参与主编《救亡日报》的《漫木旬刊》、“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的会刊《木艺》等进步刊物。
18、职责是地久天长的承诺;职责是力能抗敌的气概;职责是视死如归的意志。
19、王首道以“从容黄埔军校,首义南昌,发展红军丰功在;纵横湘鄂赣边,抗敌江南,坚持革命壮志存”的挽联,高度概括了其功绩。
20、十一、在战争中,有的人在前线冒死抗敌,也有的人在后方醉生梦死。
相关词语
- kàng liè抗烈
- kàng lì抗厉
- kàng zú抗足
- kàng shé抗折
- kàng yīn抗音
- kàng zhuāng抗庄
- kàng xíng抗行
- kàng yǐn抗隐
- kàng xiǎng抗想
- kàng mù抗木
- jù kàng拒抗
- kàng yuán抗原
- kàng lì抗力
- kàng zū抗租
- kàng xīn抗心
- jī kàng激抗
- kàng yán抗颜
- kàng zhēng抗争
- jiǎo kàng矫抗
- fǎn kàng反抗
- duì dí对敌
- dí rì敌日
- dí héng敌衡
- wú dí无敌
- dí yàn敌焰
- dí huì dí yuàn敌惠敌怨
- dí chǎng敌场
- gōng dí公敌
- ruò dí弱敌
- dí děng敌等
- wài dí外敌
- dí shì敌视
- dí zhèng敌挣
- dí tàn敌探
- dí qū敌区
- dí xìn敌衅
- tiān dí天敌
- dí lǔ敌虏
- dí shǒu敌手
- bù dí不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