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

词语解释
说文解字[ shuō wén jiě zì ]
⒈ 中国最早的文字学著作。东汉许慎撰。正文14卷,另有叙目1卷。收字9353个,又重文(古文、籀文异体字)1163个,解说133441字,首创部首编排法,按汉字形体偏旁结构分为540部。以通行小篆为主体,列古文、籀文等异体字为重文。每字均按“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分析字形,诠解字义,辩识音调。书中保留大量古文字资料,对研究甲骨、金石等古文字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后代研究《说文解字》的著作很多,以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最为精审。
英Shuowen Jiezi (origin of Chinese Characters);
国语辞典
说文解字[ shuō wén jiě zì ]
⒈ 书名。东汉许慎撰,三十卷,为我国第一部有系统分析字形及考究字源的字书。按文字形体及偏旁构造分列五百四十部,首创部首编排法。字体以小篆为主,收录九千三百五十三字,列古文、籀文等异体为重文,共计一千一百六十三字。每字下的解释大抵先说字义,次及形体构造及读音,依据六书解说文字。晚近注家以清段玉裁、桂馥、朱骏声、王筠最为精博。
分字解释
※ "说文解字"的意思解释、说文解字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它在文字、训诂、编纂各方面的成就是不言而明的。
2、《说文解字》有关部首字的解释,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从认识论的角度解释部首字;
3、《说文解字》是以一串同心圆来组织和结构其编写体例的。
4、《说文解字注》在注释《说文》时针对一些释语的构成特点,采取了“三字句”这种独特的训释体例。
5、拿着一本说文解字看了半天,小立国抬头看了看墙壁上的挂钟,时间也差不多了,锁好门,走了几十步,来到琴房前。
6、第二部分简单介绍有关《和名类聚抄》和《说文解字》的成书背景、内容特征、历史地位。
7、货币文字的复杂性使得对它的释读有相当的难度,在与《说文解字》这类对古文字的释读专著相对照时,并不会完全一致。
8、五经无双许叔重所著的《说文解字》之中也有记载:龙,鳞中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
9、《说文解字》确立了“据形系联”的原则,对部首次第安排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实践探索。
10、以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图腾神话为纲,能对《说文解字》中相关汉字的字形、语义及背后所隐含的文化信息作科学分析。
11、对《说文解字》所用“读若”的体例进行简要评述;
12、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贩”的含义是指“买贱卖贵”,“贩卖”应理解为“买进货物再卖出去,以获取利润”,牟利目的就蕴含其中。
13、说文解字中讲: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冂。
14、本文从词义入手,对《说文解字》词语进行穷尽性考察,找出其中的道路行走义字,并进行考释、分类,构建道路行走语义场。
15、汉字自产生之日起,至《说文解字》立为正体的小篆止,多数字的字形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化。
16、历经二十一年著成《说文解字》十四卷,是我国第一部说解文字原始形体结构及考究字源的文字学专著。
17、在六艺中,现在只有书法现在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一些汉字之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了。
18、自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问世以来,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说文解字》的“心”部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
20、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在建立汉语同义系统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今天的同义词研究留下了可贵的经验。
相关词语
- zhù shuō注说
- chěng shuō骋说
- bǎi shuō摆说
- xì shuō戏说
- sù shuō诉说
- pì shuō辟说
- chǔ shuō储说
- quàn shuō劝说
- cí shuō词说
- qiǎo shuō巧说
- shuō hǎo shuō dǎi说好说歹
- huā shuō liǔ shuō花说柳说
- suǒ shuō所说
- ào shuō奥说
- bàng shuō谤说
- shuō míng说明
- shuō fǎ说法
- jù shuō据说
- fó shuō佛说
- shuō cháng shuō duǎn说长说短
- wén niè文囓
- wén gǎn文感
- chéng wén成文
- wén suàn文算
- míng wén明文
- wén chén文臣
- è wén恶文
- zhēn wén真文
- shuō wén説文
- duǎn wén短文
- zhú wén逐文
- wén bái文白
- è wén饿文
- wén pǐn文品
- wén zhāi文摘
- wén shān文山
- wén mǔ文母
- wén zǔ文组
- zì wén自文
- běn wén本文
- fǔ jiě府解
- ān jiě谙解
- biǎn jiě贬解
- jiě yào解药
- jiě fàng解放
- dùn jiě顿解
- liǎo jiě了解
- bàn jiě半解
- bó jiě渤解
- jiě tí解题
- cōng jiě聪解
- jiě kāi解开
- bá jiě拔解
- qū jiě曲解
- fèi jiě费解
- cān jiě参解
- bó jiě勃解
- fěng jiě讽解
- dà jiě大解
- biǎo jiě表解
- bǎng zì榜字
- shēng zì生字
- zì yàng字样
- zì shù字数
- zá zì杂字
- dà zì大字
- rú zì如字
- fán zì烦字
- zì huà字画
- zì sù字素
- fā zì发字
- hàn zì汉字
- zì zì zhū jī字字珠玑
- zì mǎ字马
- bā zì八字
- guó zì国字
- zì cí字词
- yī zì一字
- zì méng字氓
- chèn zì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