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shū

金书


拼音jīn shū
注音ㄐ一ㄣ ㄕㄨ

繁体金書

金书

词语解释

金书[ jīn shū ]

⒈  指用金简刻写或金泥书写的文字。

⒉  指道教或佛教之经典。

⒊  指法律条文。

⒋  指天神的诏书。

引证解释

⒈  指用金简刻写或金泥书写的文字。

唐 贾岛 《送于中丞使回纥册立》诗:“君立天骄发使车,册文字字著金书。”
《古今小说·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思温 行至 昊天寺 前,只见真金身铸五十三参,铜打成旛竿十丈,上有金书‘勅赐昊天悯中禪寺’。”

⒉  指道教或佛教之经典。

《汉武内传》:“侍女 纪离容 至云:‘尊母欲得金书祕字六甲灵飞左右策精之文十二事。’”
宋 秦观 《游龙瑞宫次程公韵》:“鹤衔寳箭排烟去,龙护金书带雨来。”
元 揭傒斯 《送陈讲主奉诏校经罢归馀杭》诗:“圣主隆象教,金书开寳坊。”

⒊  指法律条文。

《隋书·刑法志》:“将恐玉科轻重,全关墨綬,金书去取,更由丹笔。”

⒋  指天神的诏书。

南朝 梁 沉约 《游金华山》诗:“若蒙羽驾迎,得奉金书召。”

分字解释


※ "金书"的意思解释、金书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展览中的“金书铁券”是目前世上仅存的四块“免死牌”之一,是明朝英宗皇帝天顺二年(1458年)赐给右军都督府都督李文的。

2、“金书铁券”是封建帝王颁发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持有“铁券”的功臣、重臣及其后代,可以享受皇帝赐予的种种特权。

3、开幕式当天,金书波和原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共同为艺术节书画摄影展揭牌。

4、举凡金书之中,隐写如胡夫人、凌霜华、银川公主、冯衡等,大多比主角要显得更明亮夺目些。

5、民间所称的“免死牌”,在古代的正规名称叫“金书铁券”。

6、在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快速发展和变革的时期,大学毕业证已不是“金书铁券”【造 句网】。

7、故杞道德、王遇、张祐、苻承祖等拔自微阉,岁中而至王公;王叡出入卧内,数年便为宰辅,赏赉财帛以千万亿计,金书铁券,许以不死之诏。

8、龙野兴奋得大喝一声,丹田之内的火龙翻滚了一阵,却是包围着之前所收取的金色纸张化成一片火海,与金书成众星拱月之势。

9、函上有金书古篆,题‘九蜕之丹’四字,内有神丹七粒,大如黍粟,光彩射人。

10、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

11、在此时的朦胧中,文冲又入梦境,得到些神秘的记忆断流,隐约好像一篇旁门小道之法,只是这篇道法好似一篇金书玉册,只有模糊地金光点点,无法看清其中内容。

12、这楼门上供奉着开国皇帝赐下的玉带和御批金书铁券,铁券记杨门救驾九功,可免杨门子弟九死之罪;又在府前设石碑玉坊,着令满朝文武百官至此必须下马通过。

13、郝文的双眼瞬间变得狰狞,他的目光死死盯着金书铁券,脸色变得如同死灰一般,他的双唇颤抖着,带着一丝不信:“原来最终的弃子是我!为什么?”。

14、玉简金书,威振三天称护法;白旄黄钺,灵通九地号降魔

15、玉简金书,威振三天称护法;白旄黄钺,灵通九地号降魔.

16、而且,从隋代起,“铁券”上的丹砂填字渐渐改为用金填字,故后世又将其称为“金书铁券”。

17、没有谁永远注定是“天之骄子”,名牌大学的毕业证书也绝非“金书铁券”。

18、在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快速发展和变革的时期,大学毕业证已不是“金书铁券”。

19、不管证书如何的权威、由谁颁发,都只能作为消费者判断专家水平的一个参考,而不是绝对的“金书铁券”。

20、丹书铁券”历史上有很多种叫法,俗称“丹书铁契”,又名“金书铁券”、“金券”、“银券”、“世券”等,省称“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