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ó

国俗


拼音guó sú
注音ㄍㄨㄛˊ ㄙㄨˊ

繁体國俗

国俗

词语解释

国俗[ guó sú ]

⒈  一国的风俗。

⒉  清王朝统治者称其本族风俗为国俗,以别于汉人风俗。

引证解释

⒈  一国的风俗。

《孟子·告子下》:“华周 杞梁 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
宋 苏辙 《王存磨勘改朝散郎》:“具官 王存,文雅足以饰吏事,靖重足以镇国俗。”

⒉  清 王朝统治者称其本族风俗为国俗,以别于 汉 人风俗。参见“国字”。

《清史稿·后妃传·皇后乌喇那拉氏》:“国俗忌剪髮,而竟悍然不顾,朕犹包含不行废斥。”

分字解释


※ "国俗"的意思解释、国俗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国俗词语或文化负载词是语言词汇系统中直接客观反映该语言国家的独特文化的一类词汇。

2、夜晚不必关门防盗。比喻社会安宁,盗贼绝迹。见『夜不闭户』条。后汉书?卷八十五?东夷传?倭传:『始其国俗未有闻也,及施八条之约,使人知禁,遂乃邑无淫盗,门不夜扃。』

3、以比喻词为例的汉语国俗词语研究表明,加强国俗词语本体研究,深入了解词的意义层次,可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释义策略。

4、比喻作为一种常用的修辞方式,汉语和英语有其共性,然而由于地域、国俗、物质、宗教以及历史文化上两民族存在着差异,造成了喻体选择的差异。

5、墨西哥:在墨西哥,妇女不能在自己丈夫面前吃鸡蛋,否则被指责为破坏国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