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ī tiān tāi
注音ㄙ ㄊ一ㄢ ㄊㄞ
繁体司天臺
⒈ 官署名。掌管观察天象、考定历数等职。历代设置专官,称太史令。隋改太史监,唐初改为太史局,以后名称屡改,有秘书阁局、浑天监、浑仪监、太史监等名。至唐肃宗干元元年改为司天台。除占候天象外,并预造来年历颁于天下。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二》。
⒉ 犹天文台。又称观天台。观测天象的建筑。
⒈ 官署名。掌管观察天象、考定历数等职。历代设置专官,称太史令。 隋 改太史监, 唐 初改为太史局,以后名称屡改,有秘书阁局、浑天监、浑仪监、太史监等名。至 唐 肃宗乾元 元年改为司天台。除占候天象外,并预造来年历颁于天下。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二》。
⒉ 犹天文台。又称观天台。观测天象的建筑。
引《元史·世祖纪七》:“太史令 王恂 等言:‘建司天臺於 大都,仪象圭表皆铜为之,宜增铜表高至四十尺,则景长而真。’”
1、说罢,云中子取文房四宝,留笔迹在司天台杜太师照墙上。
2、这座古老的观象台,由元代天文学家王恂。郭守敬奉命修建,原名司天台。
3、于是便于当夜在那司天台太师杜元铣的照墙之上留下二十四字,飘然而去。
4、具疏臣执掌司天台官杜元铣奏,为保国安民,靖魅除妖,以隆宗社事:臣闻国家将兴,祯祥必现;国家将亡,妖孽必生。